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晚清以来,伴随着西风东渐,星期制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而湖广总督张之洞规定两湖书院的学生只准休旬假(十日放假一日),不得过星期日。1902年至1911年夏,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渐成都市生活中新的工作与休闲的节奏。合理的休息与适度的休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精神面貌。

——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材料二   1949年之后,新中国沿用近代以来形成的星期日公休制度。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第174号令,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利用和过好双休日,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晚清至民国星期制普及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以来星期“公休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1-10-07更新 | 192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年高考湖北卷历史变式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但不是官家园林就是私家花园,从无“公园”。1868年,上海租界以中外商人税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公家花园”。这对于国人是个新鲜事,时有人在公园内攀折花木。不料租界工部局却以此为借口,禁止华人入内,引发华人的不满和讨论。《申报》的评论文章指出:“本埠之有公家花园也,造之者西人,捐款则大半出自华人。西人于造成之后,名之曰公家花园,以见其大公无私之意。然名则为公家,而其实则仍系私家。此事似于公家两字显有矛盾。盖华人苟有执以问西人者,谓公家花园之创,与夫平时管理、修葺一切等费皆出自西人乎,抑出自华人乎?以工部局所捐之款计之,华人之捐多于西人者几何?则是此园而例以西法,华人断不至被阻。”迫于压力,租界在1886年对华人重新开放“公家花园”。

材料二   1905年,清政府派端方等五大臣到欧美诸国“考察政治”,他们在回国后呈送的奏折中,盛赞国外的公园等公共设施。清廷采纳建议,于1907年开放“京师万牲园”,是为北京动物园的前身。然而,直到清朝灭亡,北京一直未建其他“公家花园”。1910年,《大公报》刊载美国传教士、北京万国改良会会长丁义华的演讲:“现今像这样的京师帝王之家,竟没有一个公共花园,不能为各行省立个规模,岂不是一件恨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申报》评论中力主的华人不应被阻入园的理由,阐述“公家花园”之争对于促进国人现代意识觉醒的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叶公园等公共设施在北京发展迟滞的原因。
2021-07-2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变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西服饰样式结合的中山装在辛亥革命后和西服一起成为主流正装,中西合璧的改良旗袍成为民国女性的流行穿着。另一方面,当时较保守的中年人及公务人员交际时的装束为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或呢帽,下身着中式裤子,足蹬布鞋或棉靴。这种装束在民国时期的中下层社会有着巨大的市场。

——摘编自张晓瑾《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60年代前半期,女性以简单朴素的列宁装、布拉吉(俄语连衣裙的音译)和齐耳的短发为时髦装束,男性则以中山装、军装等庄重、朴素的衣服为主。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服装店几乎没有,居民一般都是凭票买布后再自己做。90年代后,人们就只穿买的衣服了,而且衣服的颜色、款式很多喇叭裤的出现是在款式上的大胆突破;穿皮鞋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注重舒适,更注重美观、大方。高跟鞋成为女性展示魅力的最爱。

——摘编自朱汉国等《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社会生活卷19492000


(1)概括材料一中民国时期的着装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这些服饰出现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中服饰由“自己做”到“买”反映出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服饰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英雄”

材料   如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6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
2021-07-08更新 | 430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1年山东历史高考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民初,上海滩老虎灶(又称“茶水炉子”)屈指可数,生意平淡。那时没有热水瓶,无法保存开水,附近店铺伙计来回泡茶不方便。20世纪20年代初,德商礼和洋行将西方发明的真空瓶加以改进,制成热水瓶,在上海最豪华的永安先施公司上柜出售,爱赶时髦的上海人与老虎灶茶馆开始争购这种新鲜玩意。由于军阀混战,日军侵华,渐江乡民来上海避难者纷涌等原因,老虎灶的生意渐渐兴旺起来,特别是在日军占领上海期间,百业凋零,可老虎灶却越开越多,因为那时燃料特别紧张,百姓喝茶用热水皆求助于老虎灶。

上海“老虎灶”式的低档茶馆,清晨即开门营业,一般要到晚上九、十点钟才打垟关门,中午是不休息的。光顾的茶客多为当时社会的下层人物,每到中午就有一些小商小贩,以及走访郎中、算命先生之的来此歇脚。他们泡上一壶廉价的热茶,掏出干粮,边吃边饮,说笑逗趣,传播着走街过巷所听到的各类消息看到的奇闻怪事。当时有人为之撰一联:“求名忙,求利忙,忙中偷闲,喝杯酒去;为工苦为农苦,苦中作乐,泡碗茶来。”措词浅显,通俗易懂,因而传诵一时,后来转播到苏南和江北扬州一带,流传极广。

——摘编自蓝翔《上海老虎灶寻踪》


(1)编写一幕发生在20世纪前半期上海老虎灶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活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20世纪前半期上海老虎灶的变化,说明老虎灶见证的历史是一部“活的历史”。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性的国民的塑造,不仅在革“身”,更重在革“心”,从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来 看,具有鲜明现代性的独立人格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开始显现的,而其时的移风易俗变革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临时政府将“风俗之害”与“政治之害”并列为革命的两项主要内容, 颁布劝禁缠足、剪辫、禁止赌博的法令,戒除仿生耗财的嗜好(诸如吸食鸦片、吗啡及各种烟、酒等)。仿效西方各国服饰,颁布了《服制条例》,规定了男女礼服式样,要求官吏士庶一律遵行,但事实上,人们服饰的式样品种远远超出了条例规定的范围,人们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带有明显等级特色的大人、老爷称谓此时被明令废止,而代之以先生、君、阁下等文明称呼。一向为人们所重视的繁琐的婚丧仪式,趋向于文明简洁,“其在婚礼……,乃由文明结婚而进至集团结婚,完全失去中国旧时嘉礼之风”,“其在丧礼,亦减而渐至轻微,丧服仅存名义,甚至无衰服而仅有黑纱甚至外观亦加斩服之名”。

——摘编自赵刚印《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与人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的意义。
2021-06-02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饮食与政治联系起来,是中国古代独特的饮食理念。自古认为治理国家与饮食烹饪的原理是相通的,《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周礼》以“冢(大)宰”为百官之长。因为“宰”有调和膳羞之意,而官长需要具备厨师“调和”五味那样的本领,故“宰”成为官吏的通称。饮食与政治的联系还表现在为官者与民众在饮食上的差别,为官者称“肉食者”、平民称“蔬食者”、“藿食者”。

——摘自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餐馆、西式饭店在中国通商口岸大量出现,用最具体形象和可见、可尝的形式传播了西方饮食文化。同时,一些来华的外交使节、商人等也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的食物原料、菜点及其制法、饮食习俗等。1851—1911年期间的历次世博会上都有中国的茶叶和饮食餐具——瓷器的展示。西方传教士翻译的《保全生命论》《化学卫生论》等书籍,向中国介绍西方营养学、卫生学知识,在当时影响广泛。清末,政府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明确设立“家事”课,一般都有营养学的内容。1909年,美国基督教会出版的《造洋饭书》介绍了267个西餐菜点成品或半成品的用料及制法。西方国家还将面包、罐头、啤酒等工业食品及其机器、设备和技术输入中国,对中国食品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摘自杜莉《古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色及成因探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体现出的治国原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点以及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俗的政令(或法令):废跪拜之礼,以鞠躬、拱手代之。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殊为共和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生活习俗,颁布了剪发辫、易服装和废止缠足的法律。强令男子剪掉发辫,女子停止缠足。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拟定《商业银行条例》鼓励民间私人资本开办银行。湖北、上海、杭州、广州、福建等地政府都曾宣布废除厘金、苛税,积极倡导实业建设。

——选编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概括民国政府在哪些领域进行了改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
2021-05-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上至贵族、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服饰都以儒雅为尚。文人喜好穿着宽博的衣衫,佩戴头巾。文化名人苏轼的穿着打扮成为儒雅风格的典范,引起广泛效仿。抗金英雄岳飞头束幅巾、身着圆领斓衫,留下儒将形象。因此,“儒将”和“儒帅”,成为宋人品评军事将帅的一种审美风范。

——摘编自王彬《刍议宋代服饰的审美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   自民国成立以来,少数遗老遗少为表示对前清的“忠诚”仍穿戴清式冠服。191210月。

民国服制颁布以后,西式礼服在政界、商界和知识界较为流行,以至于西装成为新观念的代名词。由孙中山先生创制的中山装,具有中西合壁的特点,又可用国货制作,很快流行开来。具有民族特色的旗袍,成为城市女子的时装。1917年夏天,京、沪等地流行的无领、袒臂、露胫女装,风行到一些交通便利的中小城市。有些乡村市场上也可以见到洋布、洋装、洋鞋,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摘编自黄能馥《中国服饰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低下,生活物资匮乏,人们衣服以实用为主,多是绿、蓝、黑、灰的单调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服饰文化的传入,人们的服装从单一的绿蓝黑灰转变成了五彩缤纷。20世纪八九十年代,花裙子、蝙蝠衫、运动服、羊毛衫、喇叭裤、健美裤,充斥着大街小巷的商场。

——摘编自安毓英《中国现代服装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服饰儒雅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国初服饰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服饰变化的因素。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迁的认识。
2021-05-08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饮食文化

材料一   把饮食与政治联系起来,是中国古代独特的饮食理念。自古认为治理国家与饮食烹饪的原理是相通的,《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周礼》以“冢(大)宰”为百官之长。因为“宰”有调和膳羞之意,而官长需要具备厨师“调和”五味那样的本领,故“宰”成为官吏的通称。饮食与政治的联系还表现在为官者与民众在饮食上的差别,为官者称“肉食者”平民称“蔬食者”、“藿食者”。

——摘编自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餐馆、西式饭店在中国通商口岸大量出现,用最具体形象和可见、可尝的形式传播了西方饮食文化。同时,一些来华的外交使节、商人等也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的食物原料、菜点及其制法、饮食习俗等。18511911年期间的历次世博会上都有中国的茶叶和饮食餐具——瓷器的展示。西方传教士翻译的《保全生命论》《化学卫生论》等书籍,向中国介绍西方营养学、卫生学知识,在当时影响广泛。清末,政府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明确设立“家事”课,一般都有营养学的内容。1909年,美国基督教会出版的《造洋饭书》介绍了267个西餐菜点成品或半成品的用料及制法。西方国家还将面包、罐头、啤酒等工业食品及其机器、设备和技术输入中国,对中国食品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摘编自杜莉《古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色及成因探讨》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体现出的治国原理与政治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