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4 道试题
1 . 1898年1月29日,《申报》载文指出,“粤东逆犯孙文”从美洲回香港开业行医,到处纠集党徒,购买军火,举兵谋反,简直“狂妄悖逆,罪不容诛”;同时又直接称他为“革命党”,说他“每在海外创为革命之说”,“一时信从者众,竟有缙绅士类,附会其言”。这体现出当时(     
A.英国支持孙中山的革命B.维新派以改良抑制革命
C.社会思潮存在剧烈冲突D.清政府丧失政治合法性
2022-09-1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晚清时期长沙各种行会重订和新订行规统计(单位:条)。该表所示现象(     
对比项道光年间咸丰年间同治年间光绪、宣统年间
重订11237
新订61540
合计72777
A.反映出长沙工商业管理公平规范B.说明长沙工商业实现近代化转型
C.显示出长沙工商业注重经营创新D.折射出传统工商业面临严峻挑战
3 . 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取缔奇装异服办法》,对妇女衣着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如衣叉须近膝盖,短衣须着裙,女公务员禁止烫发、染指甲,禁着睡衣拖鞋上街等。这表明(     
A.国民政府实行独裁统治B.近代女性社会地位较低
C.近代中西文化观念对立D.政府试图重塑社会规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时期的山东在婚姻礼仪上基本遵循古制,仍然坚持以“六礼”为主,虽有些许变化,但仍然不出六礼之外。虽有近代知识分子和士绅举行新式婚礼,但其为数较少:如民国《临淄县志》中记载“齐俗娶妇之家,必用枣栗取早立予之意”。民国时期山东各地在婚后的一二日都有女方回娘家“送饭”的习俗。民国《茌平县志》中记载,“第一夕,妇家例送水饺,夫妇共食,然为半熟品,取生之意”:民国时期山东各地也广泛存在婚后祭祀祖先的传统。几乎各个县志中都有婚后扫墓的记载。如民国《东平县志》中载,“三日,命新妇行告庙礼”。有些地方则在婚前进行祭祖。我们可从民国《东平县志》的记载中看到,新郎在迎娶新娘前要在自己的祖先坟墓进行祭祀。《莱阳县志》中载,“男死,女得别字;间有殉者,则男家备棺,彩舆以迎,循例请旌,谓之‘烈女’:或矢志靡他,往奉翁姑,则里党敬重,谓之‘贞女’,斯则俗之美也”。

——摘编自郑开齐《传统文化的近代传承与转变——以民国山东婚俗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山东婚俗体现出的文化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时期县志的文化价值。
2022-09-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省重点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5 . 在欧洲,服饰的装饰和象征作用远远超过其御寒遮体的功能作用,尤其是女性服饰变革尤显艰难(见下表)。据此可知.近代西方女性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 )
19世纪以前各式拖地或不裸露腿部的长裙、各种各样的衣帽装饰、束胸等限制身体自然发育的服装
19世纪中叶工作妇女仍没有摆脱长裙和束胸,部分女性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受到舆论谴责
19世纪末期到一战期间妇女运动时穿裤装得到社会认可,一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后,裤装和短裙才开始流行

A.工业革命不断深入进行B.妇女解放运动如火如荼
C.运动休闲成为社会时尚D.女性融入社会程度加深
6 . 1912年的《民国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其中大礼服分书用、夜用,书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夜用大礼服类似燕尾服,但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分西式和袍褂式两种。这反映出当时(     
A.西式礼服成为主流服饰B.传统文化受到政府重视
C.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D.中西融合观念深入人心
7 . 晚清至民国初年,在通商城市,以夜生活、星期休息制度及作息定时习惯为主要标志,形成了市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公共时间”;夜生活使白天劳作、夜晚外出娱乐的方式日益流行。据此判断,这一时期通商城市(     
A.社会文明开化已经蔚然成风B.居民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提升
C.追求西式生活成为社会共识D.市民生活观念和习惯发生变化
8 . 在20世纪初的上海,《时事报画报》《神州画报》等通俗刊物几乎天天出版。画报上不乏介绍西洋诸国的新事物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作品,其中手法夸张的各类漫画颇受市民喜爱。这一状况(     
A.暴露了清廷的统治危机B.提高了上海城市化水平
C.受到了清末新政的激励D.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2022-08-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2023届高三8月检测历史试题
9 . 1862年,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钟表对学生作息做出精确规定。1880年代后,钟点时间已被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近代企业普遍使用。2世纪初,座钟与手表作为时髦的象征已经进入普通中产家庭与内地城市。该现象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较快B.生活的近代化趋势有所发展
C.沿海大城市引领了时代潮流D.西方生活观念被大众所接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880年8月9日《申报》刊登的《劝捐直隶丁赈启》写道:“南中人士无一不被圣天子厚恩,直省灾黎无一非同中国赤子,此时欲为报国计,不妨先为恤灾计,忍竟不为报国计乎?”“各善堂绅士或簪缨世族,各劝心力,迅速筹募,舍此塔尖,拯彼乃溺,内以苏畿甸之民,外以壮中国之气”。这体现出当时的赈灾理念是(     
A.宣扬圣天子的皇恩浩荡B.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
C.主张赈济与报国相结合D.呼吁南方绅士的援助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