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的女界“新”象

   

提取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评析。
2023-05-28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1904年的癸卯学制中,中小学阶段的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属于必修课程,且所占比重较重;1912-1913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则取消了读经讲经课;1922年的壬戌学制把修身课改为了公民课。这一课程变迁反映出(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近代前期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
C.近代教育适时应变D.民主、科学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2023-02-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测历史试题(康德卷)
3 . 据近代文献记载,上海各租界内,一切秽物亵衣,无许暴露。尘土拉杂,无许堆积。偶有遗弃秽杂等物,质成长夫巡视收拾。街面偶有缺陷、泥泞之处,即登时督石在为之修理;炎天常有燥土飞尘之患,则当时设水车为浇洒;虑积水之淹没也,则遍处有水沟以流其恶。据此表明近代租界
A.成为物质文明的传播地B.管理呈现法制化特点
C.干涉中国内政的大本营D.客观上推进城市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865年,煤气灯开始在上海使用,起初主要用于洋行和街道,后来行栈、铺面、茶馆、戏楼以及居家竞相使用,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这反映出
A.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B.城市化进程拓展城市公共空间
C.工业革命成果催生新兴产业D.市民阶层诉求改变服务业面貌
2021-09-27更新 | 2930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上海《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这表明当时的
A.开始成为通商口岸B.西装已取代传统服饰
C.政府强制断发易服D.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这说明当时上海
A.汽车已经走进普通百姓家庭
B.交通全面实现现代化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