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 70 年代生活关键词

关键词一:"劳动布""的确良""刺叭裤"

在穿着上,很少有人去买成衣。家家户户都自己做衣服,拿上布票扯上布……"的确良"已经是很高级且少见的衣料,比普通棉布还要贵几倍。

喇叭裤引领时装新湖,人们从当时流行的港澳台电影里受到影响,将裤腿悄悄放开。《中国青年报》刊登一篇文章论证,根据中国唐代壁画——飞天,中国舞蹈人物不都穿着喇叭裤码?文章论证说喇叭裤是源于中国,而不是西方,是我们民族的。

关键词二:"简子楼""地震栅""石库门"

城镇居民解决住房问题仅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即"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

筹建于1976年的前三门高层住宅工程,是北京市首批高层住宅群,当时它是北京市的骄傲。记得上面下达文件时说,要逐步使每一户都有可以洗澡的卫生间。那时候绝大多数人洗澡要上公共浴池。1979年,全国职工住宅建筑的竣工面积达6256万平方米,有400多万人搬进新居。

关键词三:"样板戏""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八个样板戏"是大众中的大众与经典。主人公清一色的刚烈,男主角都没有老婆,女主角都不见丈夫。往往是拳头捏紧,嘴一抿,而后大义凛然地开唱,连摇头晃脑都极具革命性。妆容前所未有地同化,而脸谱则精简得让人惊骇。1979 年5月,复刊不久的《大众电影》在第 5期封底刊登了英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王子与灰姑娘在欧洲中世纪华丽宫殿中接吻的剧照。

——摘编自陈埋编著、于光远总顾问《中国生活记忆∶建国 60 年民生往事》

(注∶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于光远为本书题词∶记录点滴生活,彰显社会进步)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国社会有哪些史料价值。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稿

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

材料三: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该政策“新”在何处?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改革,结果如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10,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

材料一   1949,我国女职工人数约60,占职工总数的7.5%1990 ,妇女劳动参与率达88%,占比提升至37.4%。这几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19499,《共同纲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19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出处。在50年代的三次扫盲高潮中,成千上万名妇女上识字班、夜校、职工业余学校。至1995,我国累计扫盲的1.85亿人中,65%是妇女。

在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中,这些逐渐解放思想的妇女成了纺织工、拖拉机手、飞行员,甚至参加地质勘探、修筑大坝、开采石油....不仅如此,她们的参政权也落到了实处。1953 ,24岁的申纪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54 ,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了新中国宪法。

——摘编自北辰《新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为何大幅提升?

材料二   二战爆发后,美国大批男性投入战争,造成生产一线劳力短缺。为了补给战争物资,政府和媒体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鼓励妇女投身工作岗位。开始她们大多从事文秘等下属性工作,但到战争后期,已经涉足到男性为主导的工作领域,如军工生产等。还有大量妇女投入医治和照顾伤员,甚至运送军用物资等。

战后,由于大量复员军人重返工作岗位,很多行业被迫裁员。美国妇女不愿放弃岗位重返家庭,她们自发组织工会,甚至举行大规模罢工。但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她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捍卫自己的价值,女权主义者出现。1966年。“全国妇女组织”成立,呼吁妇女在就业、法律、教育方面的平等。以激进女权主义者为代表的“妇女解放运动”通过游行示威等活动,反抗传统的男权统治制度,力图改变女性受压迫


的现状。

——摘编自凌丽《二战后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提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爆发以来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妇女地位提高的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其色青黑,以铁片擦之,即有火星射出,与纸吹相引而生火,人家莫不备之;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之输入品。夜间取光,农家用篝(俗称油盏),城镇用陶制灯檠,家稍裕者,则用瓷制或铜锡制者。有婚丧事,则燃烛,光绪中叶后,多燃煤油灯,而灯檠遂归淘汰。……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箱箧之类,乡间盛行板箱,中上人家则用皮制者,嫁妆内所备多用朱漆,余则用广漆;光宣之间,西式提箱仿造于沪地,于是旅客多购用之。

——黄苇、夏林根:《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材料二: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所以别内外而防淫欲,意至深也。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目贻不禁。……此风日甚一日,莫能禁止。

——载《申报》,1872年6月4日

材料三:五四时人们认为,婚姻自由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恋爱自由。恋爱是“男女结婚的中心要素”,“必定先有恋爱,方可结为夫妇,必定彼此永久恋爱,方可为永久的夫妇”。

(2)婚姻自主。……他们强调婚姻要“完全凭着男女两人自由的意志,互相结合”。

(3)离婚自由。……“自由结婚与自由离婚并行齐进”。

(4)再嫁自由。……强调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强调夫妇双方在自由同意基础上的婚姻的道德性,无疑是切中封建婚姻的实质,是对传统婚姻观的有力冲击。

——陈文联:《论五四时期探求“婚姻自由”的社会思潮》《江汉论坛》2003年第6期


请回答:
(1)依据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中国近代社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发生新变化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通行的都是居家养老,并形成一整套的完备体系。民间社会通行的主导观念是“父母在,不远游”;因“孝”为“忠”之基础,故统治者提倡的也是以孝治天下。自隋朝开始,法律就严禁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子女“另立门户、分割财产、供养有缺”。在思想观念上,民众自幼就接受儒家孝道教育,元代《二十四孝》成为专对幼儿进行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历朝还经常以皇帝下诏的形式旌表和奖励孝子,康乾时期还曾多次在宫中举行宴请民间老人的“千叟宴”。除此之外,宋、元、明、清时由官府举办的救助机构遍设于全国府、州、县,历代还有各种养生方法的流行。

——摘编自郭培贵《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中国现代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比表



——孙贵博《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过程与结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居家养老体系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重视居家养老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现代农村养老制度变迁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养老制度的历史价值。
2019-03-04更新 | 2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高考总复习巅峰冲刺》 专题2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