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05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这首歌谣反映了(     )
A.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
B.工业革命促进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C.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D.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干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     
A.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B.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
C.传统交通工具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以来轮船、火车和公共电汽车相继传入中国,对于最初接触到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中国人来说因其空间狭小而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对“男女混杂”的担忧。上海电车初次运行的时候,因国人害怕不敢乘坐而生意冷淡。材料中的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A.交通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
B.交通近代化不可能实现
C.传统观念影响交通业发展
D.新式交通工具弊端太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2018-04-13更新 | 55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2016学年甘肃会宁县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文)
6 .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2016-11-27更新 | 323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