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
年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19788149114922923042230.91
1988122645650473350321442
根据上面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改革开放促进交通运输发展B.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化D.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了航空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5年,詹天佑主持勘测修筑的京张铁路开工之际,清廷照会英俄:该铁路“只用华款、华员自造,不允他国承造”。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这表明了该时期
A.列强忌惮中国人民的反抗有所收敛B.广大爱国绅商的抗争作用有所体现
C.清末新政的各项律令执行有力D.国内维护利权的运动胜利告终
2021-09-16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模拟(一)模历史试题
3 . 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中国的交通工具日新月异。阅读下表,分析最为正确的一项是
领域出现时间最早地点
人力车1874年上海
有轨电车1906年天津
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
地铁1969年北京
磁悬浮列车2003年上海
①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
②牵引动力由人力向机械动力演进
③各种层次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并行应用
④人力车等传统交通工具逐渐被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取代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1-08-23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原创热身历史试题(选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3年7月,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清政府,要求自主修建川汉铁路,从此开始了川汉铁路的筹备工作。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川汉铁路筑路权卖给了英、法、德、美四国,同时还霸占了人民集资的修路款。这一行径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保路运动”,同年8月,川汉铁路便宣告停工。民国时期,四川地方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又曾多次提出修建川汉铁路及其西端的成渝铁路,并聘请工程师进行初步勘测和设计,专门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负责成渝铁路的建设。1937年6月,成渝铁路开始断断续续地施工,但直到 1949 年 10 月也仅完成原预算工程量的9%,未铺设一根钢轨。

1949 年 11 月 30日重庆解放后,中共中央西南局做出的第一项重大决策就是“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面对修筑困难,广大筑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以无比高昂的政治热情和干劲,在“人民自己的铁路自己修”的口号下,日日夜夜忘我劳动。 2 万名解放军指战员和10万民工投入到成渝铁路建设工地,他们在缺乏机械设备的困难条件下,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打着灯笼火把,创造筑路奇迹。1952年7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由自己设计并建造的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摘自张孝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建设始末》等


(1)根据材料,概括旧中国川汉铁路修筑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2)与旧中国相比,新中国成渝铁路建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2021-06-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0年,第一条巴黎地铁在塞纳河右岸投入运行,其他线路也随后开放,员工和工人们因地铁可以居住在距离单位很远的地方。这表明
A.大众交通改变了城市居住格局
B.交通革命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C.社会各阶层间实现了快速流动
D.民众之间的情感联系日益密切
2021-06-01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8年1月清政府与英德银团签订《津浦铁路借款合同》,第17条载明“此铁路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规定由中国政府选用公司认可之英、德总工程师各一人,此两总工程师须听命于总办或代办。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清政府力图保障国家路权B.中国当时无铁路专业人才
C.中国路权长期被列强操纵D.清政府腐败借款出卖路权
2021-05-28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树立的石碑上镌刻着一行文字:“        ”与京张铁路青龙桥站线路的交汇点:北纬40度21分0.95秒,东经116度1分6.96秒”。该文中空白处应填入
A.平遥古城B.秦始皇陵C.避暑山庄D.万里长城
2021-05-22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诞生。1876年,中国第一条营业性质的铁路——吴淞铁路由外国人投资建成。1876—1949年,中国修建了2万多千米铁路,但其中没有电气化铁路。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东北地区的铁路占当时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40%,而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铁路仅占当时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5%。光机车就有百种之多,钢轨类型极其杂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勉强维持通车的铁路仅有1万多千米。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正式成立,开始系统规划全国铁路,全国关内铁路总里程达到11 700余千米(不包括日本在东北修筑的约1 600 千米铁路)。

——据宓汝成《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整理

材料二   1949年至1981年,我国修建了31 917千米的铁路。成渝铁路、宝成铁路、成昆铁路等相,继通车。2006年,青藏铁路、上海磁悬浮列车正式投入营运。2008年,时速超过300千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通车。今天,中国高铁里程已经达到2.9万千米,铁路里程更是高达13万千米,两者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1年初,北京电车公司成立。该公司在筹建过程中遭到各界的强烈反对。京师总商会认为“京师并非通商口岸,而民房、商店又栉比繁多,若势必兴办,定需拆毁民房",使多数商家蒙受损失,“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反映出
A.城市建设损害了市民的利益B.城市近代化与旧观念的冲突
C.旧的商会组织阻碍社会进步D.北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
10 . 下表是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状况简表,据此可以说明
发展阶段筑路总里程
开始(1876—1894年)473.4公里,其中官办占69.3%
第一次筑路高潮(1895—1911年)9200公里,其中借外资或列强直接修建占83.5%
低谷(1912—1927年)2000多公里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比94%;列强直接或控制经营占86.7%
第二次筑路高潮(1928—1937年)9000多公里
A.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大力推进铁路筑路工程
B.中华民国建立促进中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
C.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逐步控制中国铁路路权
D.火车成为东北和沿海地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