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近代上海出现以下一些广告用语:“有了电话,风雨无阻”,“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这些广告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20世纪早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79年,李鸿章鉴于“各国以至上海莫不设立        ,瞬息之间,可以互相问答”,深感该物“实为防务必需之物”,当即雇佣丹麦技师,自大沽口北塘海口炮台至天律架设,试通军报,结果“号令各营、顷刻响应”。横线处应该为
A.电话
B.邮局
C.民信局
D.电报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19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于
A.天津B.广东C.上海D.台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沈葆桢曾说,铁路电报并不是不适用,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这得益于
A.朝野上下的共同努力
B.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
C.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
D.相对宽松的国际氛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申报》曾发表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词中称赞的新奇事物是
A.邮政
B.电灯
C.电报
D.电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电报电信业
B.航空运输
C.航空事业
D.铁路运输
2019-09-22更新 | 11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太原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8 .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形容了近代某新事物对中国民众生活的影响。该新事物是
A.铁路运输
B.轮船水运
C.广播影视
D.电报电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代某诗人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反映了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
C.有轨电车便捷了人们的生活
D.近代以来人们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津门杂记》(1884年)中写道:“消息灵通异等闲,巧凭电线露机关,不须山海嫌修阻,千里音书一瞬还”。此竹枝词反映了
A.近代无线电报事业得到推广
B.近代有线通讯方便人们交流
C.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迅速
D.现代航空事业在中国的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