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国始终不承认苏俄(联)。但1930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大买主。罗斯福执政后,国内要求与苏联改善关系的呼声日益强烈。1933年11月,美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由此可见,美苏建交
A.突破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藩篱B.基于共同解决经济危机的考量
C.迎合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D.表明两国摒弃了意识形态差异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半殖民地的中国实际上成了帝国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洪区”。为了摆脱和转嫁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各国一方面实行关税壁垒,控制本国市场……使得中国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外贸出口更加萎缩。危机,国际贸易出口值总指数下降,如1929年指数为100,1933年则降为35.5……另一方面,各国则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到1935年,中国工业品市场上的汽车、汽油、五金等大部分是由美国输入的,美货的泛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美祸”。

材料二   1929年机爆发后,(中国)农产品进口量大增。大米,1929年为1082万担,1932年、1933年都超过2000万担……为加速向中国倾销商品,美国政府向国民党政府巨额贷款并指定贷款专为购买美国过剩农产品之用,如1931年“美麦借款”900多万美元,规定要购买美国小麦45万吨。

材料三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世界银价跌落,1931年、1932年跌到最低点。美国……于1933年12月公布“银购入法”。1934年6月公布的“购银法案”,实行白银固有、禁止白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高价收购白银……使银价上涨……引起中国白银的大批外流,造成金融恐慌,……旧中国市场资金周转和商业活动中一刻也不能离开银元,白银大批外流使银元极度缺乏,银款无法筹集,影响了正常的商业和金融活动。

材料四   为了转移国内的阶级矛盾,摆脱经济危机,日本于1931年9月突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实际上等于掠夺了当时中国资源中煤的30%、铁的71%、石油的99%、发电量的23%、森林的37%、铁路的41%。1932年,上海棉纱对东北销量几乎等于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1929~1933年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的?
(2)依据材料,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今天,历史给了我们什么借鉴?
3 . 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农业调整法》违宪,禁止实施,但根据法院的裁决,农业管理局却可以继续存在并仍然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只不过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即从限制农民生产转移到补贴农民种植土壤保护作物,如草、豆类和饲料作物等等。这一变化
A.开创联邦政府有计划介入自然灾害救助的先例
B.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C.改变了国民经济体系与农业体系的结构关系
D.说明广大农民群众对罗斯福新政充满了信心
2020-02-02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实线代表私人部门就业者的失业率,虚线代表全国就业者整体失业率。出现下图所示失业率变化是因为
A.《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
B.“以工代赈”的推行
C.《农业调整法》的贯彻落实
D.金融体系的整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上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总统任命约翰逊将军主持全国复兴总署工作。约翰逊采取的措施有:国家干预企业生产:国家可以全面收购私人企业:国家干预企业劳资关系:国家兴办公共工程等。

材料三: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材料三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僵化模式指什么?在经济上的主要弊端表现在哪里?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认识,

6 .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指出材料―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各自特点。并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变化的主要原因。

(3)结合史实,谈一谈中国在20世纪是如何参与国际事务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