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西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它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坚信自然秩序——市场的自发作用。他的结论是:政府干预、管制、授予垄断和特需补贴都会误导资本并会减少资本对经济福利的贡献;政府的行为会制约市场从而降低资本积累率和劳动分工程度,并相应降低社会生产水平。

——摘编自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材料二   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二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一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成就和创新成果。

——习近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如何处理市场和计划关系的。
2020-07-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把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把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C.胡佛总统任职时人民生活困难
D.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大国崛起·美国》)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1933年)6月16日讯——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
材料二:华盛顿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以上资料《纽约时报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材料三:在罗斯福纪念馆里还存留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
——选自《大国崛起·美国》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罗斯福总统的“复兴的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其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阻力之一来自谁?在记者眼中,罗斯福将采取何种措施?
3)罗斯福执政时是怎样保障“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