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法国从1931年9月起连续将储备的美元兑换成黄金,到12月中旬共计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换走3.5亿美元以上的黄金;比利时、瑞士和荷兰等国的银行也紧随其后。欧洲国家的行为
A.主要是因为美元大幅度贬值B.说明黄金已成为世界的唯一通货
C.能够帮助美国降低金融风险D.是经济大危机到来后的应对之举
2 . 大萧条时期,美国对民众的一种救济方式颇得人心,它能够不伤害接受救济者的自尊心,让人们感到是在自食其力,而不是依赖救济金。这一救济方式
A.使美国步入福利国家的行列
B.使美国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D.有利于美国刺激消费扩大生产
3 . 通过“以工代赈”,美国在1933-1941年先后吸收了150万失业青年参与到国有林场、国家公园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从而使联邦政府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干预,刺激了私营企业的发展。该举措也起着为垄断资产阶级养活和培训劳动力后备军的作用。据此可知,“以工代赈”
A.是解决失业问题最有效的措施B.对建立公有制经济意义重大
C.既立足于当时又利于后世发展D.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
4 . 19世纪,美国开始对拉美地区进行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对拉美国家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务。20世纪90年代,美国又宣布与拉美国家建立“新的经济伙伴关系”。这种变化反映了
A.国际形势影响外交政策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C.拉美地区国际地位提高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 年 6 月,66 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重建金本位制,限制金融领域的投机,由中央银行进行合作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罗斯福表示不能“听任别的国家对我们的行动强加限制”,导致会议不欢而散,反而促使贸易战日益激化。这说明
A.国际合作共赢的意识尚未产生B.民族利己主义不利于解决经济危机
C.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根深蒂固D.英美争夺世界贸易领导权斗争激烈
6 . 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20多万头快要产仔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
A.调节生产和销售矛盾B.保证工厂劳动力的需求
C.旨在恢复民众购买力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7 . 罗斯福认为“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就不存在真正的个人自由”,“贫困的人不是自由的人,饥饿和失业的人们正是创造独裁国家的原料”,为长远地解决此问题,他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B.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提高工人地位
C.签署《社会保险法》,加强社会保障
D.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劳资关系
8 . 面对经济危机,胡佛声称我们必须防止我们的人民之中那些确有困难的人挨饿挨冻”,但又不允许联邦政府直接予以人民救济;他一面提出对各州的公共工程提供联邦补贴,一面又阻止有关法案通过以避免联邦政府出现财政赤字。由此可见胡佛
A.应对危机的举措混乱B.干预政策较为保守
C.受制于分权制衡体制D.倡导自由放任政策
2020-07-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美国梦”认为通过个人努力不懈的奋斗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对美国民众的价值观影响深远;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相当一部分美国人认为“诚实、正直和勤奋,再也不能让你登上顶峰”,更多人将贫困、失业归咎于社会或经济体制。这反映了
A.经济危机加剧了社会危机B.经济危机冲击了价值取向
C.苏联的发展刺激美国反思D.罗斯福新政引发制度变革
2020-07-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30年6月,胡佛签署的“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提高进口商品关税,鼓励美国人购买本国商品;1931年,胡佛敦促国内各主要银行成立一个国家信贷公司的组织,以帮助小银行渡过难关。这表明
A.胡佛政府开始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胡佛政府曾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
C.胡佛政府借鉴《全国工业复兴法》D.胡佛政府放弃了自由主义的政策
2020-06-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