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A.体现计划与市场调节手段的结合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的国有性质
C.表明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全面强化
D.缓和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社会矛盾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材料二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年代主要内容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1980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198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5当年起,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1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两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英国首相卡拉汉在1976年说:“我们以前认为可以通过花钱来解决衰退,可以通过降税和政府消费来增加就业。我可以诚实地告诉你,这个选择已不存在。”这反映了
A.自由放任政策符合英国的现实B.资本主义国家取消对经济的干预
C.经济滞胀导致凯恩斯主义失灵D.政府将提高税收和开支应对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33年3月到4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签署相关法令,先后宣布停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等措施,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在
A.维护美元霸权地位B.防止通货膨胀C.缓和劳资矛盾D.提升外贸竞争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0年,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氯丁橡胶(合成橡胶)、1934年又推出尼龙纺织品。杜邦公司依靠科技创新一举成为美国30年代最大的化工化学公司。对杜邦公司30年代迅速发展分析正确的是
A.得益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得益于民众高涨的消费欲望
C.得益于廉价的原料与人力成本D.具有广阔的海外销售市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大萧条极大打击了大宗商品(包括白银)的价格。银价从1928年的每盎司 58 美分下降到 1932 年的 27 美分。尽管白银工业在美国经济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对于白银生产比较集中的西部七州(犹他、爱达荷、亚利桑那、蒙大拿、内华达、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州)却很重要,而来自这七个产银州的议员控制了参议院中1/7的投票权。罗斯福总统需要白银集团的支持以便通过新经济政策的一系列法案。另外,当时国会也设想让白银再度具有货币功能,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对萧条的经济注入新鲜血液。1934 年 6 月的《白银收购法案》授权美国财政部在国内外市场收购白银,直到白银价格达到每盎司 1.29 美元或者财政部白银储备的价值达到了黄金储备的1/3。该法案以及随后宣布的白银国有,刺激了银价迅猛上涨。1934 年 6 月之后的一年时间内,伦敦和纽约的大条银块价格分别上涨 70%和 66%。1935 年的平均银价已超过大萧条开始之前 1928 年的水平。

——赵留彦、隋福民《美国白银政策与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

材料二   中国是 1929-1933 年大萧条时期唯一实行银本位制的大国。由于白银在国际上仅是一种普通商品,中国与占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金本位制国家相当于维系着浮动汇率。银价下跌相当于中国货币贬值,因此中国的货币供给并没有随着占经济主导地位的金本位国家一同紧缩。这一时期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受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中国却呈现温和的通货膨胀以及温和的增长。独有的银本位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浮动汇率使得中国经济与席卷世界的大萧条隔离开来。然而 1933 年之后,随着美国高价购银以及国际银价上涨,中国银元大量流出。统计分析表明,白银净流出和本币升值是中国通货紧缩的原因。我们认为,这种通货紧缩不能仅通过“一价定律”以及国际间商品套利来解释,因为伴随着中国白银外流的,除了物价下降之外,还有实际利率的大幅上涨以及实体经济的严重衰退。“工业生产……趋于终止,失业增加,物价下跌”, 按照当时担任中国政府金融顾问的杨格的说法,中国从一种温和的繁荣走向了极度的萧条。当初美国白银收购计划的支持者所宣扬的银价上涨有利于提高中国购买力的理由是不成立的,美国的白银收购引发了中国一系列经济恶果,并最终迫使中国放弃了银本位,代之以不可兑换的法币。

——赵留彦、隋福民《美国白银政策与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宣布《白银收购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际因素?怎样看待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2019-12-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资中筠在《20世纪的美国》中描述新政时期的某一内容时评价:“过去是从基督教的道德良心出发的私人行为,现在对公民来说是应得的权利,对政府来说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义务,从此以后进入了政府经常性的政策。”新政中可以体现该内容的是
A.施行《紧急银行法令》
B.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C.制定《农业调整法》
D.通过《社会保障法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2019-07-12更新 | 23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郑州市智林学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面对经济危机时期严重的失业问题,罗斯福说:“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遭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自力更生的意志,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以下新政措施当中最能体现罗斯福这一想法的是
A.颁布《社会保险法》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性指导
C.整顿银行金融系统
D.推行以工代赈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失业人口增多
B.金融市场被扰乱
C.政府财政赤字加剧
D.民主制度遭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