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A.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B.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C.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D.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2019-06-18更新 | 579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二十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社会也曾有法西斯势力抬头,但最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而同时期的德国,却迅速走向了被法西斯政权支配的局面。这种差异的产生究其根源在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B.民族性格的巨大差别
C.选举制度的执行差距D.文化传统的迥然不同
2022-12-0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面对危机的加深,1928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明确提及“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激起了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热情。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私人投资的住房建设占总数的22.5%。国家除了为民众分配住房外,还提供了房屋租赁,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免费租赁房屋,或者是低房租政策。此外,苏联政府还对原有房屋进行了维修或加固,费用由政府承担,并要求住户至少居住三年时间。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人员流动,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但是国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设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

——摘编自沈晓龙《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苏联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研究》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决社会中相对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对策,同时也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3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住房政策(部分)

——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苏两国出现住房危机的背景,并概括两国解决住房问题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通过斯姆特一霍利法,将进口商品的关税大幅度提高,但很快遭到其他国家报复性措施,以致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上台后的罗斯福推出“三R”新政即复兴、救济、改革。为保障《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政策的落实,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不断宣传和解释“新政”,逐渐破除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束缚,为美国政府缓解危机走出困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还造成了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

——编自康拉德布克《罗斯福传》等


材料提供了罗斯福新政的案例,蕴含了国家应对危机和改革复兴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北美、西欧、日本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
A.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B.是否拥有完整的经济体系
C.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D.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
2020-03-18更新 | 416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罗斯福认为,建筑业是“一个对从水泥到电器等其他行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的行业”,为此在新政期间大力兴办了以建筑业为主的公共工程。由此可知,当时发展建筑业
A.旨在保证公共工程的建设B.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增长
C.抑制了其他工业部门发展D.减轻了政府财政经济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此时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主要背景是
A.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近于崩溃B.凯恩斯主义失灵经济增长缓慢
C.社会主义思潮在欧美广泛发展D.欧洲国家普遍采取了混合经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围绕材料,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01-20更新 | 227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7年十校高考调研冲刺预测卷(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反映了1920-1929年美国工资指数和生产指数的变动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工人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政府适度干预推动了生产发展
C.经济危机爆发的因素日积月累
D.工人生活水平未获得提高
2019-05-08更新 | 565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020-04-04更新 | 345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