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6年,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对各州的拨款增加了2倍多,其中对在1932年总统大选中支持共和党人胡佛的宾夕法尼亚州拨款增幅最大,达到了3000%。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州注册的民主党人大增,帮助罗斯福赢得了该州1936年的总统选票。这表明(       
A.新政得到广泛支持B.国家干预初见成效
C.救济带有政治色彩D.保障体系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021-07-14更新 | 440次组卷 | 85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5月冲刺专题训练历史选择题易错试题(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经济大危机(10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2020-05-13更新 | 299次组卷 | 60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
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家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罗斯福新政中曾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其主要作用是:
A.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
B.增强人民的实际收入,缓解危机
C.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D.缓解银行压力,稳定金融体系
6 .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块内陆的土地价格从8000美元上升为20000美元,面向大海的土地从15000美元升至25000美元,而海边的土地更是从20000美元跳至750000美元”。这段材料实际上揭示了:
A.美国房地产存在较大的发展泡沫
B.美国房地产正处在发展的高峰
C.房地产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D.房地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7 . 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罗斯福新政期间“照顾老者和病人”和“为壮者提供工作”起到的作用有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减少了政府开支
③增加了就业机会
④刺激了社会消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共同之处是: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扩大内需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9 . 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起了政治上不满情绪的安全阀的作用”。这主要指新政(  )。
A.消除了阶级矛盾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D.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