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
A.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
B.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
D.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
2019-06-25更新 | 1902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5月25日阶段性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2 .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A.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B.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C.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D.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3 .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19世纪中期,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罗斯福竞选总统的首次演讲

材料三、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

——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的“计划”。这些“计划”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三大国际组织”的中文名称各是什么?简析这些国际组织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
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
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
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
2019-06-21更新 | 5078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适应性训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A.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B.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C.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D.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2019-06-18更新 | 579次组卷 | 4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经济计划工作的杰作,尤其是它在所有制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新型的国家所有制,使“国家具有经济基础属性和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这表明此类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
A.使国家开始具备经济管理职能
B.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剧变
C.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观念的转型
D.实现了就业与消费的增长
2019-06-18更新 | 475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阆中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
7 .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各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各有哪些?
8 .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政府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进入7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美元在全世界泛滥成灾,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并且停止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贬值10%。美国采取这些措施
A.一定程度刺激了国内消费市场
B.维护了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利于开拓美国的国际贸易市场
D.巩固了美国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10 .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存在着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们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展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我们称之为“古典”发展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其结构性矛盾也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据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材料二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订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种模式在苏联工业化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后来逐渐僵化。

——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


(1)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后,这种“古典”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苏联工业化的模式是什么?与西方相比,这种模式又有何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看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