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初,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劳工有发展工会组织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禁止雇主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等手段,控制劳工组织进而俘获对公司发展具有主导作用的工会组织的核心力量。此举旨在
A.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B.实施以工代赈以恢复经济
C.缩小不同阶层间的贫富差距D.加强对工业生产控制调整
2 . 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迁居国外的人数每年超过迁入的人数。苏联在纽约的苏美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申请书,要求移居苏联。该公司刊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术工,结果报名的竟然达10万人之多。对此历史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美国经济危机造成民生困境B.苏联致力于改善民众生活
C.胡佛政府鼓励美国移民海外D.苏联工业化急需技术人才
2021-04-19更新 | 978次组卷 | 19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罗斯福第一次在基本人权中注入了“经济正义”的因素,提出“免于匮乏”的观念,这是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一次重大修正,而把追求社会平等作为一项原则。为此,罗斯福
A.宣布美元贬值,刺激商品出口B.推行减耕减产,稳定产品价格
C.调节工业生产,实行平等竞争D.关注弱势群体,推行社会保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提高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涨了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提高了6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南京政府成立后,即率先与之签订新的关税条约,规定各自给对方以最惠国待遇。1930 年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一霍利法案》,将美国的关税提高了50%。中国一些本来在美国畅销的产品销售量逐年减少,如桐油、兽皮、生丝、羊毛、抽丝品、棉花、猪鬃酒类产品、蛋类及蛋产品等。相反,美国输往中国商品的种类中;棉花、煤油、烟叶、小麦、汽车、机械、木材等却逐年增加。1932 年,美国仅棉花一项输入中国就达8400万美元,煤油、烟叶也在2000万美元以上。1931 年美国制造品输入中国总额为22503949美元,而中国制造品输美仅有10437756美元。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史蒂芬.波特强调应加强与中国的商业联系,中国终会“成为美国在国外最大、最富、最便利的市场”。

——摘编 自仇华飞《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税政策与中美贸易》

材料二: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不久邓小平就于1979年1月28日对美国进行了访问,期间中美两国交换了对国际局势、产权、最惠国待遇等相关问题的看法,并签署了领事、贸易、科技和文化交流协议。邓小平访美后,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迅猛,两国之间企业往来频繁,也签署了一系列促进中美贸易发展的协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举办贸易展览会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贸易关系协定》等协定。1979 年7月7日,两国政府签订了为期三年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决定从1980年2月1日开始相互给予最惠国关税待遇,使中关贸易实现了正常化。

——摘编自任泽平《来自历次中美贸易战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分析对中美两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
6 . 1933年,《美国农业调整法》规定,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依据该法,建立 了隶属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该公司以“实物补贴”支持休耕计划,并进行农产品结构 调整。这
A.说明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B.旨在保护美国自然生态环境
C.使美国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现象D.调和了农民和资本家的矛盾
2020-07-16更新 | 66次组卷 | 5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4年美国公共工程管理局规定:针对各个城市负责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和运营的专门管理机构,如果所负责的工程全部位于该城市的行政命令区划之内,那么,管理机构的官员不得由城市官员兼任,否则不能获得联邦拨款。这一规定使联邦政府与纽约市政府发生了正面冲突,最终以罗斯福政府的让步落幕。由此可知
A.新政措施与地方利益不一致
B.地方政府抵制联邦权力扩张
C.美国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D.“以工代赈”遭遇重大挫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经济大危机:过剩与秩序,过剩与价格,信用与保障,温饱、就业与保障。这四个方面所解决的问题对应最恰当的是
A.农业危机工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
B.民生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
C.工业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
D.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工业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B.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2020-01-20更新 | 270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