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私人企业发展过程中,联邦政府除了不断地制定扶植政策之外,不对经济活动做任何干预,这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巨头、家族财团和金融寡头。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由政府出面,运用行政手段来监控全国市场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新政时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不仅仅是暂时应付危机的手段,而且是使国家对经济干预走向全面化、经常化的开始。它不只是行政性的手段,而是通过立法程序化、法律化。它不仅涉及流通领域,而且还参与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再生产过程。

——摘编自沈亚男《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化新模式》

材料二:到1932年,苏联完成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后建成了一批大型重化工业企业。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为西方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出口总量的50%,1929年美国所需的锰矿有一半以上是苏联进口的,还大量购买苏联的锯材、羊毛、小麦等商品。斯大林认为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立的,因此与美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已成为苏联的迫切任务。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上半期美国经济政策的转变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美苏贸易为例,简要说明世界性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
2023-03-1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英国都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旨在应对严峻形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关税保护的市场成为各国农产品的倾销地,使英国农业面临困境。193111月,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1932年通过《进口关税法案》规定对除小麦、玉米、肉类和羊毛以外的进口农产品征收10%的关税。1936年的《食糖工业法案》对甜菜进行生产补贴,到1939年,政府对甜菜的补贴金额共计约4200万英镑。1931年和1933年,英国政府先后发布了两部《农业市场法案》,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对农业市场进行调整,进而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

——摘编自刘倩《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农业改革与国家干预》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削弱了,这使英国统治集团不得不实行一系列稳定英国经济的改革。在经济方面,主张重要的银行和某些工业部门国有化,主张扩大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艾德礼工党政府执政六年间,共实施了八个国有化法案,其中包括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实行国有化,到工党下台的1951年,国有化的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农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并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改革措施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国推行经济改革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破产。经过“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和凯恩斯的理论创新,战后欧美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面对“滞胀”局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大调整,出现了一股强劲的私有化浪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各种救市措施的出台以及国家干预与监管的恢复和加强,国有经济的比重又在明显的恢复当中。

——摘编自刘儒《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实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重世纪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备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烃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自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之后,其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发展。在这样的时期做总统,或许应该是一件爽快轻松的事情。但罗斯福从上任的第二年开始,就实施了一系列政府监管经济的措施。这在一贯倡导自由竞争的美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而且,政府监管的矛头首先指向的是垄断性的大公司和大财团……从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国家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一直认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美国人,也尝着以新的眼光看待政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重新审视政府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发展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的美国生产水平比1929年下降了51%,失业人口达到了1100万,饥寒交迫的人们把时任总统胡佛讥讽为“饥饿总统”,失业人口聚居地被戏称为“胡佛村”,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将来是否能够存在下去,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混乱,1929-1932年,各地罢工就有2700多次。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

材料二“新政绝不是一种政治游说,而是战斗口号!”“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演说

材料三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

(2)依据材料二,说说罗斯福总统为应对问题所采取的行政策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策略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罗斯福这一策略的特点是什么?他的成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