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1929年,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
A.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C.金本位货币制度重建D.英国经济影响力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30年代初,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劳工有发展工会组织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禁止雇主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等手段,控制劳工组织进而俘获对公司发展具有主导作用的工会组织的核心力量。此举旨在
A.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B.实施以工代赈以恢复经济
C.缩小不同阶层间的贫富差距D.加强对工业生产控制调整
3 . 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迁居国外的人数每年超过迁入的人数。苏联在纽约的苏美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申请书,要求移居苏联。该公司刊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术工,结果报名的竟然达10万人之多。对此历史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美国经济危机造成民生困境B.苏联致力于改善民众生活
C.胡佛政府鼓励美国移民海外D.苏联工业化急需技术人才
2021-04-19更新 | 981次组卷 | 19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9-1933年各国完全失业工人比重(%)

国别19291930193119321933年(前89个月)
德国13.222.234.343.844.7
奥地利30.324.826.8
加拿大5.711.116.822.023.3
美国12.021.026.032.025.0
英国8.211.816.717.616.5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根据材料并综合世界经济史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1-03-09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漫画将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     
A.波及范围特别广B.经济持续发展
C.股票销售量大D.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2021-01-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回顾 20 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2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的两场经济危机有深刻的教训,如何协调好两个关系是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中“两个关系”是指(     
A.分配方式和劳动者积极性B.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使用权
C.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D.市场和政府的角色定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提高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涨了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提高了6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8 .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使“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是在一定限度内进行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④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④
9 . 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针对30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复兴、救济和改革的政府干预政策,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2)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2020-08-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工党上台,于1946年至1948年,通过了一系列法令来建立了“福利国家”。此后,英国逐渐形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特点是全民保障,具有鲜明的普适性。但是,普适性原则与英国公民的普选权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怪圈。战后工党和保守党为了争取大选的胜利,在福利项目上互相攀比,花样翻新,致使历年的福利开支呈现只能上不能下的局面,财政支出不断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矛盾逐渐激化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首先是经济发展的停滞;其次是旺盛的需求与缓慢发展的国内经济之间的矛盾使得进口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英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降低,出口受挫。二战后的福利国家体制已难以为继。

——摘编自赵枫《西方福利国家危机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并分析这一时期美国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英国福利保障制度“难以为继”的原因,据此谈谈你对实施福利制度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