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8 道试题
1 .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60%~100%,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材料反映(     
A.罗斯福新政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B.提高关税加深危机程度,使世界经济危机持续时间更长
C.关税壁垒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D.生产与销售间矛盾尖锐,各国纷纷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2023-01-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4~1929年,美国流行“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这说明美国当时(     
A.经济领域潜藏严重危机B.结束了“自由放任”政策
C.供需矛盾已经有效解决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2023-01-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4年,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该法案命令财政部长在国内外购买白银,直到白银市价回到1.29美元/盎司。作为当时世界唯一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中国密切注视美国购银法事件的进展,从政府到金融界都向美方表达了强烈反对法案的意见,但美方并没有正面回应。对此,中国决定采取单方面措施,1014日,中国宣布自次日起对白银出口征收10%的出口税,但出口管控措施效果有限。到了1935年春天,国际银价已经比中国国内银价高出50%。193521日,在中国驻美公使馆至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中称,“种种迹象证实,上涨的通货价值,就中国来说,实为灾难”。中国的批发物价指数1934年比1931年下降了23%,当年下降了6.5%,1935年又下降了2.5%。1935年月国民政府采取新方案最终度过这场白银危机。

——摘编自张婕《中国近代货币战争史》

材料二   2016101日,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第五种入篮货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人民币储备总额为1228.02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为1.23,较2016年同期增加0.15个百分点,是继美元(62.7)欧元(20.15)日元(4.89)英镑(4.54)加拿大元(2.02)和澳大利亚元(1.80)后的世界第七大储备货币。

——摘编自谈俊《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购银法》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和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有何新特点,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
4 . 近现代世界崛起的强国都曾经历过工业化阶段,期间伴随着美好,也有阵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国外,只许用英船装载或用输入国的船只装运。詹金森任英国首相期间(1812—1827),按照工业资产阶级的旨意,撤销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罗伯特.皮尔第二次任首相期间(1841—1846),取消了60种商品进口税,废除了《谷物条例》。随后英国在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

——摘编自王玮等《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随着30年代中期国际局势的再度紧张,斯大林及其助手就坚信,他们将不得不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否则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或许苏联就有可能被资本主义所摧毁。然而,工人低下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高效的驾驭从西方进口的设备。1935830日夜间,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内采煤102吨,超过了当时定额的13倍。不久,斯达汉诺夫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与1913年相比,1937年苏联人均工业产量增长速度为610%,工业生产水平跃升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材料三   《全国工业复兴法》既是产业政策法,也是市场规制法。在实施过程中,大企业一直在寻求控制价格,法规的执行有利于大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处境更加困难。到1933年后期,消费者不满工资上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劳工抱怨政府偏袒资方,执行不力。等到经营情况略有好转,大企业也公开抗拒执行法规。1935年,联邦最高法院在一则判决中指出国会授予总统制定甚至批准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宪的,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予以废除。

——指编自潘贤掌《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等

材料四   由于特殊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借鉴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并对其弊端进行了反思和调整。1956年,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关于资金的积累模式,他提出: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1959年,毛泽东提出: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摘编自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651年《航海条例》颁布的主要目的,并分析1849年英国能够废除《航海条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斯达汉诺夫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分析该运动对苏联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作为一部“市场规制法”的体现,并概括《全国工业复兴法》被废除的原因?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原因,并概括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2022-12-2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5 . 1933年6月,美国通过了《格拉斯—斯特高尔法》,该法要求商业银行脱离投资机构,并规定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此后7年的银行停业总量较1933年一年还少8%。这一结果表明当时的美国(     
A.货币贬值危机基本上得到缓解B.经济危机得到根本性遏制
C.人们对银行业的信心得以恢复D.经济危机得到了初步缓解
2022-12-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水平迅速提高,但消费水平的提高程度远跟不上生产能力的提高程度。另一方面,一些不具备购买能力的顾客或是出于虚荣攀比的消费心理,或是被掮客恿,靠延期赊账的办法大肆购买东西。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刺激消费扩大了国际市场B.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
C.经济供需矛盾在不断加剧D.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繁荣
7 . 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允许总统在白宫雇佣几名行政助理,并授权总统改组联邦政府机构。罗斯福根据这一权迅速成立“总统行政办公室”,并把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局等几个机构并入“总统行政办公室”。这一举指(     
A.打破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改变了美国民主政治的模式
C.扩大了美国总统的立法权力D.适应了国家政策调整的需要
2022-12-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士民公会。富贵善义,仰体天父、天兄好生圣心者,听其甘心乐助,以拯困扶危,并教育等件。至施舍一则,不得白白妄施,以沽名誉,恐无贞节者一味望恩,不自食其力,是滋弊也。宜合作工,以受所值,惟废疾无所归者准白白受施。

——洪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   本法案(《社会保险法》XXX年XX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社会保险法》XXX年XX月(《世界史资料丛刊·XXX年的美国》)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关于社会福利的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也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2-12-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9 . 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议案在国会的争辩异常激烈,罗斯福通过发表“炉边谈话”,阐述社会保障问题。在炉边谈话后,纽约市失业保障委员会主席写信给罗斯福支持社会保障议案,并期望“纽约将不是社会保障的荒岛”。这反映了(     
A.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民生B.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
C.罗斯福新政的共产主义性D.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率上升
2022-12-1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32年初,洛杉矶地区的康普顿成立了退伍军人救助协会,一些因为拥有私宅而不符合政府失业救助条件的老兵,借此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几个月内,协会就发展扩大到超过2500个家庭;类似的协会纷纷建立。这种行为(     
A.可以起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效果
B.符合凯恩斯的经济调控思路
C.是放任政策下民间解困的尝试
D.对罗斯福的新政造成了干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