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罗斯福新政初期,为了能够尽快恢复经济发展,美国企业家和国会议员对罗斯福实施的大量政策,如劳工立法,并没有加以阻挠,甚至还表现出某种支持。这表明,当时美国(     
A.国家干预使经济得以恢复B.分权制衡原则发生改变
C.现实需要总统权力的扩大D.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2023-06-21更新 | 1641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出现①②处情况的原因分别是(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
A.美国取得独立并进行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法西斯势力的威胁
C.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美国内战后南北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23-02-09更新 | 1273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罗斯福新政中,黑人问题备受关注。仅1933年联邦紧急救济署救济的黑人就超过200万,占黑人总数的17.8%,几乎为白人受救济人口的两倍。到1935年,黑人受救济人口暴增到350万,达到黑人总数的30%.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罗斯福新政偏袒黑人利益B.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衡
C.种族歧视得到了有效解决D.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
4 . 下图是修建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两处水利工程,它们的共同点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催生的产物B.由国家投资和修建的公共工程
C.为应对经济危机增加就业而建D.为推动本国工业化建设而兴建
2020-07-02更新 | 23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高考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
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
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2019-01-13更新 | 1698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1年10月,美国总统胡佛召集纽约30个主要银行家和保险公司总经理举行秘密会议,要求银行建立65亿美元的紧急信贷备用金,要求保险公司在债权人真有困难时不取消抵押品赎回权。据此可知,胡佛
A.意识到金融领域的破坏最重
B.强调国家干预以迅速克服危机
C.采取措施以防止经济危机的扩散
D.主张调整银行业打击投机活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年,苏联购买机器设备的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苏联逐渐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工业总产值占欧洲第一位。

材料二罗斯福执政时期,美国国内针对罗斯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不绝于耳,工人阶级权益的扩大和高额的遗产税令富人们怨声载道。

—张久龙《读懂美国历史》

材料三美国1933~1939年经济发展数据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被指责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8 . 经济改革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6条(a)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一英亩的施肥费用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售予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其前一收获年度所减产量的棉花。……

第8条为了实施所宣布的政策,农业部长有权:

(1)通过与生产者达成协议或其他自愿方式,规定任何基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减少其供销的产量,或二者并减,并规定与此有关的地租和津贴报酬,按照农业部长认为公平合理的数额,从供此项报酬的款项中支付……

—摘自罗斯福新政《农业调整法》

材料二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样,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摘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材料三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概括材料一中罗斯福调整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分析其措施的目的。

(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的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农业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36年,法国政府召集了全国范围内的劳、资、政三方谈判,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工人的工资,重申工会自由和集体合同的原则,还确立了每周40小时工作制、带薪休假、企业设立职工代表等制度。这表明法国政府
A.力图缓解经济危机B.已经建立完善社保体系
C.需要缓解财政压力D.急需扩大国内国际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这反映
A.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B.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
C.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D.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