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大幅度增加税收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据统计,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在战争期间更是高达94%。由此带来的的直接影响是
A.私人投资受到压制B.失业问题妥善解决
C.民众利益得以保障D.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2 . 阅读下列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指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里根政府进行“引入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的结果是?
2016-11-2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3 . 大国崛起的关键往往在于把握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结合图1说明:贸易中心怎样的变化使得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产生了“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判断?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评价这种行为的?
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该国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2)结合图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
材料四 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国别
时间
英国德国美国
1870年32%13%23%
1900年20%17%30%
1913年14%19%36%

材料五 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3)根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六 引发美国股市大崩盘的1929年9—10月,被后来者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并且“把未来都吃掉了”。在危机发生后的4年内,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0%,投资减少了80%,1500万人失业……               ——《1929年大崩盘》
(4)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针对这一情况,美国罗斯福政府进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创新?
2016-11-2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横峰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
一一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材料二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冢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一一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8月31日就巴西和美国之间持续多年的棉花补贴争端案 作出最后裁决,认定美国为其国内棉农提供巨额补贴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并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措施此次世贸组织的裁决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巴西的愿望,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裁决可能影响到其他棉花种植国家,因此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美国的补贴政策帮助美国生产商以低于外国竞争者的价格销售产品,此种不公平行为压低了世界市场的价格,对巴西和其他地区的棉花决 产商构成了双重打击。
一一《新华月报(记录)世贸组织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 2009年)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二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
(3)材料三中美国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哪些基本原则?根据材料三概括世贸组织的职能。
2016-11-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河池高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某曲线图,最可能是(     
A.进出口关税率变化图
B.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图
C.对外贸易总额变化图
D.殖民地多少的变化图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庆历中,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未减,岁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                                                       ——沈括《梦溪笔谈》
(1)请摘录材料一中能体现范文正经济思想的内容,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该经济思想。
材料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18年夏至1920年春为第一阶段,1920年春至1921年春为第二阶段。……据苏俄中央统计局统计,1918—1919年度在26个省运达的粮食总量中有56%是粮食投机小贩运来的。城市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以10倍的高价从黑市上购买食品和日用品。1919年春,在15个城市居民面包消费量中,从黑市上购买的占60%。经济状况的极端恶化,使人民的生活陷入空前的困苦中。人们连续几年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由于饥荒和营养不良,流行性疾病一度泛滥。
——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苏俄政府在农业和商业上的对策。
材料三 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货币主义者都是凯恩斯主义者的主要陪衬。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领导下,他们对凯恩斯的政策与理论提出了有效的反对。凯恩斯主义者于20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消费函数模型,没有考虑货币的作用,也没有考虑价格或价格水平。
——[美]哈里·兰德雷斯和大卫·C·柯南德尔《经济思想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货币学派的具体主张,并说明美国和英国开始实行货币主义的执政者及其经济措施。
(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2016-11-27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湖州高三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5年5月6日,罗斯福总统任命霍普金斯为工程振兴局局长,该局从1935—1941年间共耗资113.56亿美元,其中78%用于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罗斯福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以缓解社会矛盾
B.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
C.扩大政府支出以平息公众不满情绪
D.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

——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

材料二19世纪末,中产阶级的女性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中产阶级女性的主要期待不再是做家务,而是做母亲。书刊杂志和社会舆论都在宣传这样一种观念:母亲应该关心全家人的身心健康……人们也期待着母亲们能够保留传统的美德和保持女性的特点。油画《贝尔利一家》中……作为丈夫和父亲的男人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上,这暗示着他是与事业和家外的世界相连的;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人站在孩子们中间,则表明她处于“主内”地位。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文化探析》

材料三“口红效应”这一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由于大工厂多转产战备物质,各个时装公司纷纷承担起口红生产的任务,这保证了口红在战争期间的供应。美国海军特地开办培训课程,让女兵们学习,如何快速完美地化妆,同时还规定,从军女性的口红颜色必须与她们制服上红色臂章和帽子上红色细绳相搭配。

——《美丽与禁忌:口红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女性与近代西方女性的地位和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者社会地位和职责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口红效应”出现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9 . 1936年的选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关键性”选举,选举中投票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和持久的变化,“少数民族、城市居民、天主教徒、小企业主、农民、黑人与新政民主党,打成一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提高了政府威权
B.工会法促进了劳工阶层选民的参政意识
C.新政整合了美国社会政治力量
D.新政促进了南部地区选民的政治转向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3月,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
——阎照样:《英国政治制度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通过一系列拨款法案的政治前提及其意义。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七款:“一切征税议案应首先由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可以如对其它议案一样,提出或同意修正案。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将异议详细记入议事记录,然后进行复议。”
第八款:“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直接税、间接税、进口税和货物税,以偿还国债、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务和公共福利。”
第九款:“除非经法律规定拨款,不得从国库提取款项。一切公款收支的定期报告和账目,应随时予以公布。”                                                          ——《美国宪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宪法中关于国会财政权的规定。这些条款体现了美国宪法中哪些重要的政治原则?
材料三(美国)1939年的第一项重组计划就是将预算局(简称BOB)从财政部转移到总统的行政办公室,第8248号行政命令明确规定了预算局的责任,协助总统准备预算和监督与控制预算的管理成为其主要职责。
——徐红:《论英美议会财政权成长过程中的路径依赖》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权有何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016-11-2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八十三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