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1929年,胡佛政府为了履行对农场主提供救济的承诺,签署了《农产品销售法》,以控制农产品的过剩。这些举措表明,胡佛政府(     
A.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缺乏认识B.对经济进行了全面的干预
C.坚持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理念D.为罗斯福新政奠定了基础
2023-08-21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十四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噩梦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B.开始推行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D.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
2023-06-09更新 | 6477次组卷 | 36卷引用: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如表可知(     
1937—1938年农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关税   
农业国对工业国的关税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关税
国家19371938国家19371938
匈牙利31.8%42.6%德国27%82.5%
保加利亚75%90%法国19.1%53%
西班牙62.7%75.5%意大利24%66%
罗马尼亚48.5%55%捷克斯洛伐克36.3%84%
A.各国需要合作应对共同挑战B.关税大战使世界走向战争
C.欧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集团D.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有限
2023-05-08更新 | 142次组卷 | 7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8现代世界-【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略理论及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
陆权理论英国麦金德19世纪晚期,英国陆权主义者麦金德站在全球的角度,将地理空间与国际政治联系起来,麦金德认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地区是由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陆组成的所谓“世界岛”,而世界的中心则是亚洲中部和东欧,即所谓的“心脏地带”,根据这种地理现实,他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欧洲是世界的中心,谁控制了欧洲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海权理论美国马汉19世纪末20世纪初,醉心于战略研究的美国海军上校马汉用地缘政治学的方法分析了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各国强弱盛衰的经验教训,首次提出“海权优于陆权”的观点,马汉认为: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强国,必须首先控制海洋,尤其是要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通道,他认为英国之所以能称霸世界,只要依靠三大要素:强大的舰队,庞大的商船队,海上交通要道
边缘地带学说美国斯派克曼20世纪40年代前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派克曼认为单纯的海权论和陆权论都有失偏颇,他将两种理论合二为一,提出“边缘地带论”,斯派克曼认为西欧,南欧,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地区都可以看作边缘地带,这些地区处于心脏地区和海洋之间,是海上强国和陆上强国发生冲突的地带,他提出:谁控制边缘地带,谁就控制心脏地区,进而控制世界

——摘编自《世界大战略经典》


(1)提炼表格中的三种观点,并阐释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从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23-04-13更新 | 406次组卷 | 2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8现代世界-【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罗斯福新政实施初期,美国大多数人认为,与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德国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自信与活力相比,议会民主政治显然是软弱无力的。1933年7月,当意大利法西斯分子伊塔洛·巴尔博抵达芝加哥时,受到了美国民众与官方的欢迎。由此可见,当时美国(     
A.社会各阶层矛盾不可调和B.民主政治缺乏活力
C.推行新政的条件尚未成熟D.国家制度面临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2年7月,英国与英联邦其他国家缔结互惠关税协定:英国保证自治领和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英国工业品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享受优惠待遇,限制从自治领和殖民地以外的国家输入农产品并征收高额关税。其旨在(     
A.维护英联邦国家的集体利益B.巩固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C.减轻经济危机对英国的冲击D.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2023-02-11更新 | 174次组卷 | 6卷引用:热点02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热点专练)-【热点聚焦】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命题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罗斯福新政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一文中写道:“当人与观念或制度发生冲突时,罗斯福总是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罗斯福甚至以政府大量财政赤字为代价来推进就业政策的实施,并颁布新税法以缩小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材料表明新政(     
A.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宗旨B.遵循了自由主义的原则
C.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民意D.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2023-01-20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十七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1930年是拉美本地区工业化的一种功能性标志。人们甚至谈论危机前和危机后的不同为:危机前,占优势的是出口经济;危机后,标志性的是工业化和国内市场的扩张”。这些历史学家旨在说明1929年经济大危机(       
A.加速了西方国家对拉美掠夺B.刺激了拉美民族工业的诞生
C.导致欧美洲际市场日渐萎缩D.促使拉美经济结构发生调整
2022-12-05更新 | 36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表明说明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9年11月7日,法国政府总理塔迪厄在议院大胆地提出了为期5年的“国民装备计划”(建设大型公共工程等),要求国库拨款50亿法郎,以促进法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不少人认为这一耗费巨大的政策是最佳良策,是民族智慧的反映,并深信法国是“危机的世界中的繁荣之岛”。该计划(     
A.使法国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B.削弱了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
C.借鉴了罗斯福新政的政策经验D.反映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日趋萎靡
2022-12-01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十七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10 . 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主要内容包括对自愿减少生产棉花、小麦、玉米、烟草、稻米、猪肉和奶制品等所谓“基本农产品”的农民给予补贴并发放商品贷款,与农产品加工者签订销售合同并规定销售定额和出口补贴等。罗斯福推行这些农业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A.缓解经济危机B.降低农产品价格
C.恢复供求平衡D.恢复工业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28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目的意图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