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沃尔特·拉非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代资本土义发展的新特征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D.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2 . 《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以工代赈B.保护劳工权利C.减耕减产D.调整劳资关系
2021-01-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8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被喻为“狮子”和“狐狸”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该措施针对的是(     
A.农业B.工业C.社会保障D.金融业
4 . “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们将调整我国经济,使之尽快结束现有失业,然后采取英明措施使失业现象不再出现……”针对这种情况,罗斯福政府的举措是
A.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B.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
C.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D.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0年华纳公司赔本800万美元……美国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越来越少,从1929年的每周800万人次一下子落到1931年的每周500万人次以下。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互联网的发展B.经济危机C.电视艺术的迅速发展D.经济“滞胀”
2020-03-2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为罗斯福开出的“经济灵丹”是“政府扩大开支投资建设基础工程,增加工作岗位以刺激消费和生产。”罗斯福因此采取
A.以工代赈
B.整顿银行
C.调整农业
D.降低税收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商人进出口 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摘自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1929--1933 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

——《国际贸易学》

材料三   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

因而决心发展一种全面的、更加灵活的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这种贸易体制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过去对贸易自由化所做努力的各种结果,以及本次乌拉土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结果。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吗拉喀什协定》


(1)材料一出自中国近代哪条约?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条款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9--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策实施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贸易组织在推动世界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8 . 以下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B.新政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
C.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新政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9 .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C.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
D.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材料二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10月15日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我们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条件和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带领本国人民推进经济现代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邓小平高度一认可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改革模式”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21世纪我国如何抓住战略机遇,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