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世界经济发展情况表明,并不存在一套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各国可以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结合本国国情,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和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注:以1932年生产指数为100。

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复兴的迹象。工业指数到1937年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国有企业资本1939年比1929年增加了近l倍。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水平。

材料三   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怎么有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在理论上突破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的误区,深刻认识到计划多还是市场多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根本制度保障》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三国对市场经济是怎样创新和发展的。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1929—1945年“生产恢复”的变化情况并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概括指出美国在“生产恢复”中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对美国在二战后初期经济发展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的。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并概要评述这种经济社会管理模式。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体制的认识。
2019-04-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训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罗斯福“新政”时期,曾颁布某项法案,到1935年初“它使大约200万失业者有了工作;它帮助制止了通货膨胀的重新加剧;它有助于促进企业道德和提倡文明竞争;……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下列各项中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B.推行“以工代赈”
C.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D.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
3 .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与“预期收益规律”的心理作用分不开的,即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和对原料、消费品的需求下降。基于此种分析,要消除经济危机应该
A.降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B.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收益
C.实行赤字预算,增加需求D.通货膨胀,增加国民收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