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2019-07-12更新 | 236次组卷 | 28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6单元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同步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2019-01-30更新 | 1762次组卷 | 24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6单元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同步训练)
3 . 有人批评罗斯福新致的措施至今对美国仍有负面影响。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负面影响”的是(       
A.整顿金融B.以工代赈C.调整工业D.贸易保护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让胡佛始料未及的是,这次“萧条”居然发展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胡佛似乎显得不知所措,但还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1)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2)成立谷类稳定公司,力图通过收购多余的粮食来制止价格的下滑。(3)会见市长和州长,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建设。(4)设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5)支持通过减税议案,降低个人和私人企业的所得税。(6)成立复兴金融公司,为银行、保险公司、农场抵押公司以及铁路公司提供贷款。(7)建立住宅贷款银行,对有房产抵押的建筑与贷款公司、储备银行和保险公司给予贴现。(8)扩大信贷资金,保证商业实体和个人享用更多的贷款。……

——摘编自[美[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二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从193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但是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1933年,罗斯福上台时的失业率是24.9%,至1940年失业率仍旧是14.6%(大萧条之前是3%左右),直到1941年美国全面卷入二战以后,失业率才下降到10%以下,并逐步达到大萧条前的水平。再看一下国防支出在战时经济中的巨额比重,1940年不过是17.9%,很快从1941年的46%跃升到1945年的89.5%,整个美国成为一个兵工厂,GDP自然增长了。至于失业率下降的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人们都参军去了,二战结束时美国军队有1200万人。

——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分析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中存在着什么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大战是如何促进美国解决这些问题的?

2018-02-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5月,美国通过霍莱一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入限额制”,德国创立“以货易货”的外贸制度,为其他国家所效法。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在维护世界信贷货币体系方面,金本位制客观上起着维系和支柱作用。但是1931年9月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从而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这一新经验很快为其他国家所接受,4个月里有15个国家先后放弃金本位制,于是世界货币体系瓦解。1933年6月12日—7月27日,美、英、法、德、意、日等66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在关税与贸易问题上,美国主张各国将现行进口税降低10%,英国则要求各国先把关税调到均等水平再降税率,结果美英方案均未通过。在稳定货币问题上,英、法、意等国坚决要求美国稳定美元,但美国为提高国内商品价格挽救本国经济,坚决拒绝稳定美元,结果双方陷入困境,7月27日修会后再也没有复会。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1933年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就是一次使人惊恐的大失败,“经济上的独立”即经济上的自给自足逐渐成为通常公认的民族目标。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为裁减军备所作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让位于各种大规模地重整军备的计划。这时正在积聚起来的武器装备必然迟早会得到使用,但使用它们还需要有某种理由;“生存空间”便是最明显的理由。这是希特勒新创的术语,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日本的军事领导人也使用了与此类似的说法和论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召开的背景及主要宗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失败的原因,说明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通货膨胀严重
2020-03-19更新 | 413次组卷 | 5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6单元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同步训练)
7 . 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便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其新政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
B.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C.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机会
D.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
2019-05-25更新 | 186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
8 .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2019-09-19更新 | 253次组卷 | 39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
9 . 以当代美国默里·N·罗斯巴德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罗斯福新政是对胡佛做法的全面否定
B.胡佛的举措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C.胡佛对经济危机爆发负主要责任
D.胡佛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
A.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B.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9-06-12更新 | 246次组卷 | 30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