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经济就业委员以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轮流工作制度,要求公务员一年中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缓解就业压力。这些措施
A.体现出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
B.表明胡佛政府使美国经济重现繁荣
C.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的落实》
D.反映政府全面贯彻干预经济的理念
2 . 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法院对几个重要案件的判决结果。这些判决结果表明
时间案件判决结果
1935年5月国家复兴管理局指控谢克特家禽公司违反鸡肉生产行业制定的规则国家复兴管理局违宪
1936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诉巴特勒违反农业调整法农业调整法是国会立法权对地方经济活动的违宪性使用
1936年6月企业主诉纽约州建立妇女和童工最低工资制纽约州无权制定最低工资制法案

A.美国的司法体制较为落后
B.新政最大阻力来自联邦法院
C.罗斯福新政冲击了旧秩序
D.三权分立体制制约美国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当代学者亨廷顿曾提出一个公式来描述传统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生政治紊乱的原因。公式如下:



请你仿照此公式的形式,提出一个新的公式,并运用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新公式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8-2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32年,英联邦国家一致同意扩大相互间的进口优惠,削减内部关税,提高对集团外国家的关税。1938年,英国出口货物的62%都卖给了英联邦集团国家,而这一数据在1929年仅为42%,随后美元集团、金集团、德国集团、日元集团等逐步形成。这些做法
A.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B.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迅速增长
C.直接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D.有利于缓解严重的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由此美国
A.制定了《紧急银行法》
B.推行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C.兴办了田纳西水利工程
D.颁布了《农业调整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对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运行情况作了统计调查,发现发展较好的是如下产业:廉价百货、烟酒业、娱乐游戏产业与博彩业。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困境中人们寻求慰藉
B.罗斯福新政增强人们信心
C.工业革命后经济自由竞争
D.技术革命时产业结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说明“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
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经济大危机:过剩与秩序,过剩与价格,信用与保障,温饱、就业与保障。这四个方面所解决的问题对应最恰当的是
A.农业危机工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
B.民生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
C.工业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
D.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工业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美国《商业周刊》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做过专项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美国了,有的已经离开美国,有的正设法离开”。在整个三十年代美国向外移民的人数远超流入美国的移民数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内战导致严重社会动荡
B.经济衰退人们信心动摇
C.政府限制外来移民迁入
D.世界市场已经正式形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春播开始前,罗斯福授意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和农业部助理部长特格韦尔准备一个农业法案。3月罗斯福发布命令,将8个联邦农业信贷机构合并为农业信贷局。1934年6月通过弗雷泽——莱姆基农场破产法。农业部接到1933年夏、秋两季将丰收的报告后,立即派出大量代表,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英亩棉花。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800万美元,增为1935年的460500万美元。农业品价格与农民购买制造品所付价格之比,以1909至1914年平价期流行比例为100,从1932年的58增为1935年的88。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据统计,全国粮食由1949年的2263.6亿斤增至1952年的3278.3亿斤,棉花由1949年的888.8万担增至1952年的2607.4万担。1952年至1956年,全国共推广使用化肥400多万吨,推广双轮单铧犁150多万件,推广使用农药28.5万吨。1956年粮食良种播种面积已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的36%,棉花良种播种面积占全部棉花播种面积的90%。1956年,全国已建成拖拉机站32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14230个,畜牧兽医站2257个,新式农具站207个。

——摘编自叶明勇《新中国三大农业政策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两国农业发展中得出的认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