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的中国。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摘编自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的角度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进行的探索。
2022-04-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B.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2020-01-20更新 | 270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苏联经济落后,沦为英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
B.美英借鉴了苏联国家干预经济的的模式
C.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2019-04-03更新 | 50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
B.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C.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2019-03-27更新 | 836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力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这种观点的目的。

材料二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北京师范大学编:《史学评秫》l982年第l期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与“知识经济”密不可分,“新经济”实际上就是指一种斯的经济彤态,即知识经济。有人曾举例说,知识经济就是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定位系统的拖拉机;知识经济是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知识经济是住治亚洲的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经济”出现的背景及含义。

(4)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2018-05-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黄骅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研究不仅需要挖掘史料,而且需要通过对史料进行科学分析,做出合理推断.根据1820年至1979年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表(单位%)推断,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
阶段平均失业率消费者物价的年平均增长率
1820—1870年0.2
1870—1913年4.50.4
1920—1938年
1950—1973年3.04.1
1973—1979年4.1

A.7.3;9.5;﹣0.7
B.﹣0.7;9.5;7.3
C.7.3;﹣0.7;9.5
D.9.5;7.3;﹣0.7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面是1933〜1935年美国工会会员人数变化统计表。下列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人数
1933年297.30万
1934年360.80万
1935年386.86万

A.美国经济危机已经得到解决
B.美国当时就业率急剧上升
C.国家的政策倾向有利于工人
D.美国大萧条期间人口剧增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

——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

材料二19世纪末,中产阶级的女性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中产阶级女性的主要期待不再是做家务,而是做母亲。书刊杂志和社会舆论都在宣传这样一种观念:母亲应该关心全家人的身心健康……人们也期待着母亲们能够保留传统的美德和保持女性的特点。油画《贝尔利一家》中……作为丈夫和父亲的男人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上,这暗示着他是与事业和家外的世界相连的;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人站在孩子们中间,则表明她处于“主内”地位。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文化探析》

材料三“口红效应”这一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由于大工厂多转产战备物质,各个时装公司纷纷承担起口红生产的任务,这保证了口红在战争期间的供应。美国海军特地开办培训课程,让女兵们学习,如何快速完美地化妆,同时还规定,从军女性的口红颜色必须与她们制服上红色臂章和帽子上红色细绳相搭配。

——《美丽与禁忌:口红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女性与近代西方女性的地位和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者社会地位和职责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口红效应”出现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191319201925192919331938
汽车产量(万辆)39223427536193249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