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罗斯福当选总统后,发动了“人尽其取”的“蓝鹰计划”,计划要求:每件商品生产出来后,只有被政府贴上蓝鹰标记的才可以进入市场。该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
B.调整工业生产
C.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D.用计划经济规范市场
2 . 阅读以下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材料二: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材料三:有的学者指出,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初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

材料四: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止或者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


请回答:
(1)20世纪20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是如何保障阴影笼罩下的每个家庭走出困境的?
(3)“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的含义是什么?
(4)20世纪70年代,“各国立即进行调整”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為经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

——《反“和平演变”战略与策略〉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和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上述两则材料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何不同?
(2)请结合世界现代史上的有关史实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观点。
(3)你如何认识这场姓“资”姓“社”的争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019-07-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可以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借鉴的经验有
①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②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③金融货币制度化体系化
④通过立法维护劳工权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经济大危机:过剩与秩序,过剩与价格,信用与保障,温饱、就业与保障。这四个方面所解决的问题对应最恰当的是
A.农业危机工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
B.民生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
C.工业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
D.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工业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29年,面对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帮助资本家度过难关。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胡佛政府
A.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从根本上克服了经济危机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2019-05-24更新 | 385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
A.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
B.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C.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
D.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
2019-05-22更新 | 531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C.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2019-05-18更新 | 262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学等多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实线代表私人部门就业者的失业率,虚线代表全国就业者整体失业率。出现下图所示失业率变化是因为
A.《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
B.“以工代赈”的推行
C.《农业调整法》的贯彻落实
D.金融体系的整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骆群丽在撰写《20世纪美国文学中“美国梦”的主题变奏》的文章中,有许多情节反映了近现代世界的重大历史现象。文章部分摘要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产生了一批在世界文学史上极有影响的“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是这群人之中最著名的一位。他的《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通过小说,海明威表达了他的反战情绪,揭露了战争宣传的虚伪。他认为战争不仅摧毁了人类的家园,也给人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因此,他不把希望寄托在战后的和平生活上。

美国的第31届总统胡佛曾向美国人宣称“今天美国比以往任何国家历史上都更接近于最后战胜贫穷”,繁荣“就在眼前”。但眼前的现实却是对这一“预言”的绝妙讽刺,到处是银行破产、工厂倒闭、通货膨胀,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这时,不少作家已从对美国梦的幻灭中转向对社会主义的向往,纷纷加入左翼作家队伍,汇成“红色三十年”的创作潮流,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也显得空前激进。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摘要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现代重大历史现象或事件,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或事件。(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文章情节及历史现象或事件,对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