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对下列表格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关系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2020-11-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新世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9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关闭了“黄金窗口”,宣布终止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兑换比率。上述举措
A.巩固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B.受到了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C.加速了传统货币体系的瓦解D.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33年6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这突出说明经济大危机
A.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
B.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
C.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D.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4 . 站在21世纪的开头,回看风云变幻的20世纪,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

材料一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促使经济再膨胀,缓解大萧条引发的痛苦。他的解决国家灾难的计划——被称为新政——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和农业补贴、保证最低工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它的基本前提,即联邦政府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了很久。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苏联局势的动荡和经济危机的加深,严重影响到戈尔巴乔夫的声誉和威信。为了缓解危机,戈尔巴乔夫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强国上,指望从西方得到大量援助渡过目前的难关。7月初,戈尔巴乔夫带着旨在推动私有制,放弃国家干预,迅速向市场过渡的“哈佛计划”会晤了西方七国首脑。尽管七国首脑与戈尔巴乔夫达成了六项协议,但在对苏联财政援助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却搁置起来,使戈尔巴乔夫空手而归。

—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

材料三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两大方案都是为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美国胡佛时期的大萧条和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停滞——而设计的。两大方案都是由不是来自下层、而是来自上层、来自国家上层的领导人领导进行的。罗斯福和戈尔巴乔夫都对推翻其社会制度的革命不感兴趣,但却对足以保持和重新焕发这些制度活力的改革感兴趣。尽管他们的改革方案的目的是保守的,但这两位领导人都遭到了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强烈反对;保守派害怕不确定的未来,激进派要求施行社会外科手术而不是急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促使经济再膨胀,缓解大萧条引发的痛苦”采取的重要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经济政策是怎样改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知识,分析造成“苏联局势动荡和经济危机加深”的原因。戈尔巴乔夫为推动私有制改革在城市和农村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哈佛计划”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新政有哪些相似之处?两者在实质上有何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575次组卷 | 6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2年美国的结婚数量比1929年减少了25万例,人口出生率也从18. 8%。下降到17. 4%o。这反 映了
A.国家干预社会生活B.经济危机持续恶化
C.婚姻家庭观念变化D.国家发达程度提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材料二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10月15日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我们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条件和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带领本国人民推进经济现代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邓小平高度一认可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改革模式”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21世纪我国如何抓住战略机遇,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案》,以此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政府出钱建立养老保障。1974年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1986年的《税法改革修正案》、2001年的《经济增长与减税调和法案》、2002年的《公司改革法案》,这些法案规定雇主要为其雇货建立私营退休金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积极发展和鼓励个人养老储蓄,以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经过不断调整与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包括国家法定养老保险、私营退休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系统。

—摘编自李连芬、刘德伟《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年来,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时期。1950年到1972年,美国的劳动力增加了35%,1950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到70年代上升到7%左右。美国利用战后美元的特殊地位,大量进口廉价原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1953年到1973年,美国的私人资本投资总额由530亿美元增加到2090亿美元,增加了将近3倍多,投资的重点逐渐转向电子仪器、汽车制造业及航空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部门,投资于生产设备的比重上升,厂房建筑的比重下降。

—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三

里根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减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几年之内平衡联邦预算等。1981年2月18日,里根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根据这些子面的内容制订的。里根强调,他将依靠“自由企业”的积极性,来打破15年来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并恢复美国经济的增长能力。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美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变化,并分析这—变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里根政府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进行改革和调整的主要措施。结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战后不断调整经济政策的认识。

9 . 表: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类别1929~1930年1930~1931年
烟煤业-12.3-19.1
金属矿业-6.6-18.3
制造业-7.2-11.3

据表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2018-06-09更新 | 6056次组卷 | 49卷引用: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
A.推行“以工代赈”
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D.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