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近百年来,围绕罗斯福新政的争议一直未平息。在探索“罗斯福新政”这一主题时,你认为应该如何辨析下面这些材料?

材料一 美国广受欢迎的大学经典历史教科书《美国史》(四卷本),从新航路开辟一直叙述到21世纪。书中:“国家复兴总署(NRA)实行最低工资、规定产品最低价格等缓和劳资关系的调整措施,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了作用……工资和价格下降趋势已经减弱。但当经济复兴开始,企业主就对NRA法规表现出日益增长的敌意。价格垄断剥夺了小制造商竞争的机会,限制工业产量也阻碍了资本投资。1935年,最高法院以NRA不合宪法而将其取消,很少人为此感到哀痛。……然而NRA的实验留下了永久的印记,例如规定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以及取消童工等。NRA对集体谈判的认可刺激了工会的发展。”

材料二 1937年2月美国艾奥瓦州马歇尔镇年仅20的一名女工在给一名劳工观察员的信中:“我们在一家羊毛原料厂工作,处理被人丢弃的破旧衣服。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小时,四周都是污垢和灰尘。回到家后又累又难受,满身肮脏,感觉恶心。我们整天工作,但工资很低,平均工资只有16美元。我们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不必依赖他人的施舍。国家复兴署是什么?所有这一切又是什么?我们整天处理沾满病菌的破旧衣服。肺结核在不卫生的条件下蔓延,我们就是大萧条的奴隶!……我祈祷你能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这是绝望中的希望。……请给我们一份新的工作吧,”

材料三 《重建美国人的梦想》出版于1979年,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该书作者认为“美国人的梦想”,是指“纯粹自由放任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书中批评罗斯福及其新政:“他在协助摧毁美国人的梦想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这一步是靠通过执行政治上对他有利的‘敲富人竹杠’的税收政策来完成的。此项政策产生了如今在我们社会内如此普遍的‘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以及经济上起破坏作用的从摇篮到坟墓一辈子有社会保险的思想。”


2020-05-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黄金货币与世界经济

19世纪发明了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制度——金本位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和不断扩大的国家资本流动的需要。1821 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英镑含 7.32238 克纯金。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金本位制。金本位时期是世界经济中工业迅速增长的时期,在这种情形下,有可能通过进行调节而不出现通货贬值趋势。英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也导致了在国际结算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英镑作为黄金的补充。

1931 年,德国和英国相继取消了金本位制,1933 年,美国也取消了金本位制。接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废除金本位制。黄金退出了国内货币流通领域。此后,英联邦集团、美元集团、金(本位)集团、德国集团、日元集团等不同货币集团逐步形成。

1944 年,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各国货币可以通过美元间接兑换黄金,以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形式保留了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黄金仍然发挥着最终国际货币的职能。

20世纪 60 年代后半期,由于美国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1971 年 8 月,美国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暂时停止美元兑换黄金。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汇兑本位最终解体。197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议”, 决定推动黄金非货币化。从此黄金失去了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摘编自李翀《论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与前景》


以“黄金货币与世界经济”为视角,对材料进行解读。
2020-05-1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模)
2017高三·江苏连云港·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570次组卷 | 6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北京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观察如图,导致如图失业人数变化的原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B.美国政府兴办大量公共工程
C.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D.新政根除了经济危机的隐患
2020-09-17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6届高三下学期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货币既推动肴经济的发展,又影响着政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事实》载:“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纸币),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元末为了支付镇压农民军的军费,新的钞票大量印行,不到两年,原先规定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的至正印造元宝交钞,便只能兑十几文了。元末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收有散曲《醉太平》小今:“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黄河)变钞(钞票贬位)祸根源,惹红巾(起义军)万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交子流通的背景。并比较宋元时期纸币流通的作用有何不同。

材料 二三十年代初,中国白银被西方列强大量抢购,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同期,日本企图形成日满华经济区,以推进华北的分离。为此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等事宜。倪定一切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法币的发行一举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制度,能更深、更广、更多层面的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并形成民族国家经济共同体,在金融方面完成了对日作战的准备,为“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位。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了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摘编自《中国货币银元》《民国中央银行货币史法币》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主要措施,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变化的影响。

材料三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1930年代大箫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19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向松柞《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和崩溃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