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突然到来的大萧条

20世纪20年代快结束时,欧洲似乎正安定下来处于一个和平、安全和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一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彻底破坏了,由此产生的经济混乱和大规模失业逐渐损害了前几年所已取得的和解的基础。……这种政治上的不稳定直接地、灾难性地影响了国际形势;有些政府把对外冒险作为改变国内紧张局势的手段,……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和平”主要是建立在哪个条约基础上的?该条约针对的主要是哪个国家?
(2)“突然到来的大萧条”是指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3)“有些政府把对外冒险作为改变国内紧张局势的手段”,请以一个国家为例,概述其过程及影响。
2 . 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缓解了失业问题,又扩大了内需并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D.兴办公共工程
2020-06-08更新 | 68次组卷 | 30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闵行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二模)年级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美联社曾经报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苏联出台政策吸引美国人去投资B.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这一时期的美国工人大量失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2019-08-12更新 | 47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4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
A.调整农业结构并稳定了产品价格
B.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
C.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D.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此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
A.用于解决就业问题
B.利于解决产销矛盾
C.可以保护民众自尊
D.受资本家大力支持
2019-03-02更新 | 1214次组卷 | 27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高三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1933年后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原因是

A.以工代赈
B.整顿金融
C.复兴工业
D.调整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2019-01-30更新 | 162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