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危机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霍莱一斯姆特法令",再度提高关税,规定对890种商品增加税率,其中包括50种由免税改为征税。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缓解了商业危机B.刺激了外贸出口
C.促进了经济发展D.加剧了世界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575次组卷 | 6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出现①②处情况的原因分别是(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
A.美国取得独立并进行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法西斯势力的威胁
C.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美国内战后南北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23-02-09更新 | 1273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2022-12-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春雨国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后,国际银价大幅度下滑,美国白银工业遭受巨大打击,白银利益集团损失惨重。1932年罗斯福为获得国会中白银集团成员的支持,赢得总统选举,同意当选后发展美国白银工业,提升白银价格。1934年6月罗斯福签署了白银国有化法案《购银法案》,规定美国要在世界市场上大量购买白银,白银在美国国家货币储备中与黄金的比例要提高到1/4;美国购买白银的数额必须维持到通货储备达到既定的平衡量,或每盎司白银市场价格达到1.29美元为止。白银法案出台后,美国政府开始向世界大量收购白银,这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白银的价格,导致世界银价出现非理性暴涨。

——摘编自李爱、1934年美国白银国有法案与中国白银货币危机探究》

材料二国际白银暴涨,造成中国货币的升值,产品出口的大幅下降,白银的大量外流,大批工商企业倒闭、失业激增、市场混乱,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境。国民政府被迫放弃银本位制度,推行币制改革。1935年11月3日,财政部发布《施行法币布告,对白银进行管制,明确了法币的无限法偿资格。经过法币制度的改革,国民政府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实现了中国货币与白银的脱钩,彻底结束了白银统治中国货币市场数百年的历史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各方面开支的猛涨,国民政府运用发行纸币弥补财政亏空的手段来支持军费和财政开支的增加,引发的恶性通货膨胀,造成了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摘编自刘斌、张嘉友《近代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变迁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购银法案》出台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2022-11-1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小说《愤怒的葡萄》发表于1939年,以破产佃农乔德一家的大迁移为中心,描述了经济恐慌爆发之时美国的景象:银行的冷血、农民的悲惨、警察的蛮横、资产者的无情。小说1940年被改编为电影,被重印和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经典作品。据此可知(     
A.大危机根源于资金链的断裂B.大危机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C.农民大迁移加剧了经济恐慌D.经济恐慌使社会结构得以改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由战前出超转为对外入超。我国的对外贸易,近年衰退的现象,甚为显著,尤以输出贸易为甚,如1923—193310年间,入超额比输出额相差甚远。在1929年以前的中国已经是入超大国,入超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严重问题,但是自从经历了1929—1933 年的大危机,我国对外贸易入超激增现象更加严重。以广东省为例,在国际贸易方面,1931—1933年是入超最严重的三年。1932年入超额甚至占到进口值的70. 55%1933 年也占63. 69%

——摘编自罗红希《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入超激增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特点的主要原因。
2022-10-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大危机使各国间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每个国家或经济集团为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问题,竞相贬值货币,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一片混乱。这反映(     
A.区域集团化的雏形出现B.多国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C.国际经济需要秩序规范D.经济危机得以缓解
9 . 1932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同其他学校21974名毕业生一样,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说来,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这说明美国当时(     
A.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B.高学历群体受到各行业的青睐
C.大萧条影响人们的择业观D.新政举措的成效尚未显现出来
2022-09-03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8—1933年间,美联储制定了如下的货币政策,据材料可推知(     
时间目的或观点政策
1928为了限制大量银行贷款进入股市提高利率,减少贷款
1931因为人们担心美元像放弃金本位的英镑一样贬值,美元挤兑黄金,为了保证美元地位提高利率
1930-1933消除中小银行才能使银行体系恢复正常坐视银行倒闭或兼并
A.美联储货币政策利于稳定金融秩序B.通货紧缩是加剧大萧条的重要因素
C.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D.采取自由政策加剧了经济的大危机
2022-05-24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