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危机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两年半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增长,人们在高唱资本主义“繁荣”的胜利时,“普遍”叫嚣苏维埃国家“必定灭亡”“必定崩溃”。而现在,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下降、商品滞销、大量工人失业……当此之时,社会主义苏联不仅没有出现预言的“必定崩溃”,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于是,部分资本主义国家(       
A.逐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降低关税以解决产品相对过剩问题
C.开始调整国家经济发展模式D.联合起来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发展
2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B.开始推行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D.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
2023-06-09更新 | 6479次组卷 | 3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3 . 1929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由此可知当时(     
A.各国经济联系中断B.国家干预成为主流
C.区域集团化成趋势D.世界经济缺乏规则
4 . 1931 年7 月,德国实行外汇管制;同年9 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与黄金脱钩;1933 年3 月,美国限制黄金出口和私人拥有黄金量,实行美元贬值。这说明当时德、英、美三国(     
A.致力于将危机转嫁到别国B.共同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
C.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注重协调国家间经济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国小说《愤怒的葡萄》发表于1939年,以破产佃农乔德一家的大迁移为中心,描述了经济恐慌爆发之时美国的景象:银行的冷血、农民的悲惨、警察的蛮横、资产者的无情。小说1940年被改编为电影,被重印和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经典作品。据此可知(     
A.大危机根源于资金链的断裂B.大危机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C.农民大迁移加剧了经济恐慌D.经济恐慌使社会结构得以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3年,中美签订《美棉麦借款合同》,规定由美国公司向中国政府贷款5000万美元,用以解决中国粮食短缺问题.其中4000万用于购买美国棉花,1000万用于购买美国小麦,所购棉麦只能在中国销售,不得流入世界市场。这一合同(     
A.维护了美元金融霸权地位B.促进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
C.不利于中国开拓国际市场D.有助于缓解美国经济危机
7 . 在大萧条时期(1929-1933年),美国的结婚率显著下降,到1934年才逐渐上升。同时,离婚率也呈下降趋势,从1928年到1933年下降了43%。这反映了(       
A.重情轻利思想影响深远B.经济危机冲击了婚姻观
C.世风日下享乐主义盛行D.政府积极调整婚姻政策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19世纪英法贸易冲突持续了两百年之久,19世纪30年代的中英贸易冲突持续了20年以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与西欧之间的贸易冲突实际持续了15年,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贸易冲突也持续了10年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三次大国贸易冲突期间都发生了战争,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发展冲突难以调和,修昔底德陷阱的成分明显。贸易冲突的背后,是政治经济利益剧烈冲突所致,贸易冲突往往只是守成大国的表面借口,根本上是要维护其原有的地位和利益格局,有效遏制新兴大国的经济崛起和现实挑战。

——摘编自黄汉民、范冬梅《大国崛起中的贸易冲突及其策略选择》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贸易矛盾不断加剧。在整体的较量中,日本处于劣势。日本大量出口货物都是依赖美国市场。若是美日关系破裂,日本的对外经济将严重萎缩,成千上万的出口成品将囤积在仓库,难以找到第二家这样豪放的买主。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政府开始想方设法提高其政治地位,最迫切的目标就是使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而这都需要美国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刘思岑《美日贸易战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2018年初,美国针对中国开始挑起贸易争端,不断单方面升级冲突,酿成近30年来烈度罕见的贸易战。2018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关税战,中国运用关税手段进行反制。2019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46家华为实体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华为公司认为,美国此举是利用打压手段来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20198月,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目的是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施压,迫使中国推动人民币升值,从而减少贸易逆差,促使制造业向美国回流,缓解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

——摘编自柳棕耀、陈琪《大国贸易冲突对比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生的三次国际贸易冲突的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大国贸易冲突对世界形势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日美贸易冲突中日本采取妥协政策的原因。
(3)依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手段和对策缓解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给已经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和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这都促使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纷纷实施金本位制,最终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放弃金本位制,纷纷下调本国货币的汇率,争相扩大出口。结果导致国际贸易陷入停滞,英国和法国则利用广阔的殖民地发展“封闭经济”。随后各国采用管理货币制度,一遇到财政困难就通过发行不兑换纸币来解决问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货币与商品秩序土崩瓦解。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

材料三   为了实现二战后稳定的货币体系,各国货币要与美元确定比值关系,而美元承诺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这样各国货币通过美元间接实现与黄金价值的锁定关系。而IMF正是确保这一货币比价关系稳定的一种基金。建立这一基金的初始,美国自然出大头,28亿美元占27%,英帝国作为一个整体占25%,因为各种决议都需要80%的多数票才能通过,因此英美都有否决权。美国清楚,英国不可能投票时将帝国所有属下的自治国的投票权全部集中起来。因此,还是美国说了算。

——摘编自宋鸿兵《货币战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建立。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世界各国都放弃金本位制”的主要原因,概述各国货币政策对世界局势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如何看待“美国说了算”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影响。
(4)阅读“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占比情况(1995—2019)”图,指出当代国际储备货币的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0年8月,美国东得克萨斯州颁布配额令,限制全州的石油产量为7万5千桶/天。1931年4月再次限定油田产量为9万桶/天。但到了 7月份,东得克萨斯州油田的石油日产量为140万桶/天,远远超出了限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新政的实施效果有限B.生产过剩问题有所缓解
C.经济大危机持续蔓延D.自由放任政策已被放弃
2022-05-18更新 | 43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