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危机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世界近现代经济

材料一   跨国计量经济分析表明,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事实上,17801801年英国出口的增加额相当于GDP增加额的21%,相当于同期工业产出增加额的50%以上;而在英国出口增加额中,美国占据了大约60%。国际贸易在利润和降低成本的双重激励下,能够促进更多创新。这意味着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创新变得更有可能。在工业扩张时期,英国的创新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市场。的确,当时英国自身不具备实现工业创新的条件,而国内条件是促进创新的主要因素,但是海外市场为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英]斯蒂芬·布劳德伯利、凯文·H.奥罗克《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有两大主题:一是要清除国际贸易的障碍,二是要稳定国际金融形势。在清除国际贸易的障碍方面,美国认为关税问题是会议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英法则把战债问题作为首先要清除的障碍。在稳定国际金融形势方面,罗斯福政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振兴美国国内经济,但英法却强调币值稳定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最终未就任何实质性问题达成协议。会后,英帝国的成员国正式组成英镑区,法国为首的金集团则形成了更加充分的保护圈。美国则采取单边主义金融政策,以双边贸易协定开辟贸易市场,构建新的全球经济秩序。

——摘编自金卫星《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海外贸易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其失败的原因。
2023-01-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等级考模拟演练(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管“协约国”帝国主义者或德国的谢德曼之流、奥地利的伦纳之流这类资本主义的奴才颁布何种禁令,玩弄何种卑鄙手腕,都不能阻碍全世界工人阶级听到关于这个国际的消息并同情这个国际。这种环境是由劳动群众中间的苏维埃运动造成的,苏维埃运动已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运动了。

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实际上是在1918年创立的,那时,由于多年来特别是战争期间同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作了斗争,许多国家都已成立了共产党。第三国际是19193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的。

——摘编自列宁《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摘自张泽宇《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来龙去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国际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4年至1934年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2-05-19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0)历史试题
3 . 世界贸易经历了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成了英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制度问题则日益凸显来。……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了自由贸易原则。首相格菜斯顿坚定地执行自由贸易政策。同年,免除关税的货物达123种,减税133种,以后15年,除茶、酒、可可外,其余关税一作免除。

——摘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政策》

材料二 1930年5月,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

——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三 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这些双边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作为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它所制订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所普遍接受的共同准则,保证了进行国际贸易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量增长了10倍以上。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调整关税政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各国提高关税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这种做法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
2020-08-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苏联同西方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达70多个项目,涉及冶金、机械、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大量的西方失业人员也被聘到苏联工作。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苏联专家经常改进和完善外国专家的建议和设计。为了让有限的外汇发挥最大作用,苏联人民委员会责成国家计委和各经济管理机关对各部门企业的进口需求作出规定。

材料二   1931年,德国机器设备输出量的将近一半是运往苏联,有30万工人因此而获得工作机会,美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要求承认苏联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苏联的进口计划过于雄心勃勃,这一时期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只能增加传统产品的出口来按时偿还贷款。三十年代初,在粮食产量下降的情况下,苏联粮食出口却由四亿八千万公担提高到五亿一千万公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9—1933年苏联与西方经济交往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苏联与西方经济交往对双方的影响。
2020-08-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关于该法案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该法案有利于英国增强和他国的友谊
B.该法案出台集中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潮
C.该法案有利于长期保持英国经济的领先地位
D.该法案是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的产物
2019-10-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实验高中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
A.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
B.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C.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
D.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
2019-05-22更新 | 531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
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9 . 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人的消费观念中理性节俭是美德;20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学家则提出“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恶”。造成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行
B.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来临
C.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出现
D.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568次组卷 | 61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潜江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