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危机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

材料一   某学者对美国福利制度变迁历程的阶段划分

时间概况
自由放任阶段1776年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基本没有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创建成型阶级193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社会保障法》颁布,社会保障开始成为美国的一项制度
快速发展阶段1945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联邦社会福利项目不断增加,并扩展到新的领域
临缩停滞阶段20世纪80年伐初至2008降低社会福利开支, 削减救济性福利项目的开支

—摘编自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

材料二

社会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2019 年公开数据编绘

(1)根据材料一,说明该学者划分历史阶段时主要参考了哪些因素。
(2)材料二对于探究西方现代“福利国家”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有何帮助? 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成效加以评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武汉三镇(汉口、汉阳与武昌)得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其中汉口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1862年汉口设立海关。1867年对外贸易额仅3500万海关两,1902年达10.32亿海关两。1889年,张之洞在汉阳兴建“汉阳铁厂”,1893年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1898年又创办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1906年,浙江商人宋炜臣等人筹办了“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供水人口约10万。

——摘编自刁莉《九省通衢的近代汉口》等

材料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部分)成就数据表   

类别 20012020
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4.3%14.7%
制造业增加值3.5万亿元26.6万亿元
服务出口额3243亿元1.9万亿元
对外直接投资额570亿元1.1万亿元

——摘编自薛荣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回顾与展望》等

材料三   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摘自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武汉三镇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20世纪以来典型史实对“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进行论述。(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结构完整)。
2023-04-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启动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3 . 世界近现代经济

材料一   跨国计量经济分析表明,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事实上,17801801年英国出口的增加额相当于GDP增加额的21%,相当于同期工业产出增加额的50%以上;而在英国出口增加额中,美国占据了大约60%。国际贸易在利润和降低成本的双重激励下,能够促进更多创新。这意味着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创新变得更有可能。在工业扩张时期,英国的创新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市场。的确,当时英国自身不具备实现工业创新的条件,而国内条件是促进创新的主要因素,但是海外市场为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英]斯蒂芬·布劳德伯利、凯文·H.奥罗克《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有两大主题:一是要清除国际贸易的障碍,二是要稳定国际金融形势。在清除国际贸易的障碍方面,美国认为关税问题是会议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英法则把战债问题作为首先要清除的障碍。在稳定国际金融形势方面,罗斯福政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振兴美国国内经济,但英法却强调币值稳定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最终未就任何实质性问题达成协议。会后,英帝国的成员国正式组成英镑区,法国为首的金集团则形成了更加充分的保护圈。美国则采取单边主义金融政策,以双边贸易协定开辟贸易市场,构建新的全球经济秩序。

——摘编自金卫星《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海外贸易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其失败的原因。
2023-01-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等级考模拟演练(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一片混乱。1930年,美国纽约合众国银行宣告破产,造成国内银行倒闭风潮,并迅速蔓延到欧洲。由于德国冻结了英国的对德投资,其中多是法国和其他国家在英国的存款,引发债权人涌向英国银行提款,致使英国大量黄金外流。1931921日,英国被迫宣布停止现金支付,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英镑价格迅速跌落,英镑对美元的比值由四美元三十七分跌到三美元四十分。英镑贬值使英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抵制了美国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多达十五个,包括英帝国所属自治领及其成员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及日本等国。

——摘编自崔树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际经济战》

材料二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废两改元”:确立银本位,废除银两,改行银元,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货币制度仍需改革。为了阻止白银大量外流,193410月,国民政府开始加征白银出口税和征收平衡税,但效果并不理想。1935年,国民政府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取缔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至1936年底,国民政府共发行法币1407亿,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定。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初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表现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币制改革。
2022-07-28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它还可以告诉我们采取某些行动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历史中没有明确的蓝图可以帮助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未来。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各种因素、人物或年代共同发力的特殊产物。然而,通过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教训,来指导我们如何继续前进,同时也能得到一些警告,来了解究竟哪些事可能发生,哪些事不可能发生。我们必须谨记,应当尽可能地放宽回顾历史的眼界,如果只是一味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做出决定的历史经验,我们将会遇到麻烦。

——摘编自【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历史事件的产生与教训”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历程

时间美国对外贸易政策
1789通过了第一个关税法案,将从价税从5.25%提高到7.5%,并对酒类、糖类与咖啡征收特别关税。
1816通过了《关税法案》,对一般商品征收7.5%—30%的关税,对需要保护的工业进口产品征收特别关税。
18621864政府提高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平均税率达到了48%。
1930出台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使美国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达到55%以上。
1934颁布了《互惠贸易协定法》,确立“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规定美国与任何一国政府或机构签订贸易协议所达成的优惠待遇均自动适用于所有与美国签订贸易协议的其他国家,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之间达成的贸易优惠待遇也直接适用于美国。
1939美国与29个国家签订互惠贸易协议,相互削减关税。
1948推动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世界范围进行降低关税的谈判。
19631967西欧进行降低关税的谈判,商定从1968年起的五年内,美国与西欧平均降低关税35%
1974通过《1974年贸易扩大法》,规定:当进口商品对美国相关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威胁时,允许总结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或施加非关税壁垒给予临时进口救济。
1978卡特总统提出“自由贸易也必须是公平的贸易”。
1986美国通过《综合贸易法案》,强调要对实施“不正当、不合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或做法”的国家采取报复行动。

——摘编自白彦锋、赵聪《美国关税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等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作出合理解释。
2022-05-04更新 | 39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管“协约国”帝国主义者或德国的谢德曼之流、奥地利的伦纳之流这类资本主义的奴才颁布何种禁令,玩弄何种卑鄙手腕,都不能阻碍全世界工人阶级听到关于这个国际的消息并同情这个国际。这种环境是由劳动群众中间的苏维埃运动造成的,苏维埃运动已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运动了。

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实际上是在1918年创立的,那时,由于多年来特别是战争期间同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作了斗争,许多国家都已成立了共产党。第三国际是19193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的。

——摘编自列宁《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摘自张泽宇《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来龙去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国际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4年至1934年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欧洲,受到宗教的影响,人们认为麻风病人是不道德且受到上帝责罚的人。在十九世纪末,中国、墨西哥劳工进入美国以及对麻风病的医学研究较为匮乏等原因,麻风病在加州、纽约州等地快速传播并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尽管麻风病并非中国人带到美国且在美中国人患病的比例并非最高,但是在种族主义、排华风潮的推动下,美国的报刊上出现了将麻风病与中国人联系的倾向,出现了如“Chinese leprosy”、“Chinese disease”等来形容麻风病的词汇。“中国人不干净”,“中国人又穷身体又弱”等不好印象以及“黄祸”( YellowPeril)等加剧人们恐慌的话语。而这种将麻风病和中国人联系起来的倾向,加剧了排华风潮、主张了种族主义,对在美华人的生存及声誉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也极易造成民众的恐慌,不利于民众正确认识麻风病和推进麻风病的研究与防治。

——摘编自罗伯特·E·帕克《移民报刊及其控制》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失业潮出现,工人的运动也影响到了政界。1882年,切斯特·艾伦·阿瑟总统签署《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以法律形式排斥少数族裔的法案。1902年该法律被无限期延长。清政府曾与美国交涉。但‘弱国无外交’,交涉也没用。19432月,《排华法案》被废除。在百余年之后,在美华人族群终于等来了这迟来的道歉。2012618日,美国众议院以全票通过“排华法案道歉案”(第683号决议案),以立法形式向曾经排斥歧视华人的做法道歉。

——摘编自王希怡《专家评美国就排华法案道歉:道歉不是良心发现》

材料三   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麻风病污名中国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排华法案》的变化历程并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西方现代化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2022-03-18更新 | 37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济源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关税成为清廷的重要财源。鸦片战争前,粤海关每年税收约白银100万两。1864年,海关各项税收达787万余两;1871年达1120余万两。从1860年起,清廷为支付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勒索的赔款,以海关税收总额的五分之一按季摊付。关税成为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经费来源,各省舰船的购进,海防设施的设置,均依赖海关税款。此外,晚清关税还在各方面被列强掣肘,如税务司要职一般都由外籍人员担任,总理衙门支付税务司年薪银6000两;总税务司本人年薪高达银12000两,而海关的中国差役,年薪仅银72两。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业制成品以破产价格涌向美国市场。刚刚起步的美国工业,坚决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抵制进口。应税商品的平均关税高达49%,即便把免税商品加在一起,平均税率也在45%以上。1837年美国出现经济危机,1843年生铁的关税为35.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颁布“1921年紧急关税法”,在提高关税的同时还制定了有关反倾销的规定,对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制造额外障碍。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后,美国通过高关税限制进口来繁荣美国经济。高关税导致出口锐减。这不但伤害了美国的外贸和经济,也带来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应运而生,在签订双边协定时,可以在50%的幅度以内降低关税。

——摘编自李育良、修月祯《美国关税及贸易政策点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关税和美国关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美关税自主权不同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现在对外贸易的启示。
2022-03-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收心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较1929年减少了37%以上:1929年失业人数为590万人1933年为2600万人;1929-1933年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的工业生产总值分别下降了40.6%32.9%、23.8%、34%、36.7%;资本主义国家进出口贸易由1929年的676亿美元减少到1933年的238亿美元。

——摘编自曹广金《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苏美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苏联工业化始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而结束是在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重工业放在最主要的地位。苏联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生产机器和设各的国家,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由1917年的不到3%到1937年的10%,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工业强国。

——摘编自梅春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三 针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1937年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

——摘编自秦正为《萌动与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强调中国现代化的方向是社会主义的原因。
2021-06-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