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改革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年苏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在农业方面,为了发展工业,为了使国家能够掌握必需的粮食和农产品,只好通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很短时期内,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国家对集体农庄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这样,苏联就形成了两种所有制,而国家所有制又得以紧紧控制住集体所有制

——徐春莲《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

材料二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193541日,蒋介石列举发展经济的八条纲要,即“振兴实业”“鼓励垦牧”、“开发矿产”“提倡征工”“促进工业”“调节消费”“流畅货运”“调查金融”。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挽救国难”的十项措施,目的是为了“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摘编自周绍英《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描述评》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指出该体制下苏联工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罗斯福总统在复兴工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他的政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20世纪30年代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有何共同特点?
2 . 罗斯福政府的此项措施见效甚快,它不仅让美国人有钱可花,还让他们重新认为自己是体面的、富有生产力的公民。该项措施是
A.整顿金融B.复兴工业C.调整农业D.以工代赈
2021-03-17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整顿并恢复银行信用B.建立工会保障工人权利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4 .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是,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项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B.限制价格水平
C.实行美元贬值D.施行以工代赈
2021-02-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0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贸易委员会从1823年开始降低关税,1835年取消了向外国出口机器的禁令;1842年废除了尚存的英国制成品出口关税,并且降低了海关清单中至少75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到1860年,英国只对48种商品课征进口税。美国1913年的“安德伍德一塞门斯法令”把钢铁、羊毛、食糖(1916年)和某些农产品列入免税之列,并且大大降低了棉毛织品的税率。

——摘编自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辩》

材料二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19305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
19319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112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
1932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
19334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英美两任霸权国家在其走向富强的长期历程中,恰恰都是依靠了持久且严格的贸易保护而非自由贸易,才确立了产业优势地位。只有当自己的产业优势明显压倒竞争对手时,英美才转而实施自由贸易或者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图使自身利益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一步最大化。而一旦自己的优势地位受到威胁,它们便又退向保护主义,在“公平贸易”等冠冕堂皇的旗号下寻求贸易保护和产业庇护。……英美之外其他大国崛起的历史也证明,走向富强的要害决不是自由贸易,而在于殖产兴业,从法国、德国、日本,到俄国、苏联、中国,历史真相无不如此。

——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相似的历史条件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自由贸易”有何认识?
2021-02-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18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6 . 美国国会于1935年通过立法,规定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救济金,对未满65岁的死亡者提供一笔抚恤金,以作为其家属生活之用;对贫困的受抚养的儿童、残疾儿童、妇女保健以及致残者提供救助。该立法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工业生产B.开展以工代赈
C.建立社会保障D.保护劳工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说:“……要做到谁也不挨饿,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金融B.调整农业政策C.发放救济金D.兴办公共工程
2020-11-11更新 | 157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三)历史试题
8 . 美国历史上的某部法案,“其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从而限制了垄断,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扩大就业面。”下列叙述与这部法案有关的
A.开创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模式
B.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
C.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计划经济
D.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罗斯福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此评价针对的是
A.《全国工业复兴法》B.《紧急银行法》
C.《社会保险法案》D.《农业调整法》
10 . 社会危机期间,民众的心理与情绪对能否稳定局势至关重要,政治家也把安抚民众作为扭转危机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经济危机引发的暴跌,胡佛的第一反应是把它当作一种心理现象。他选择了“大萧条”这个词,因为它听起来没有“恐慌”或“危机”那么可怕。1929年12月,他宣布"情况基本好转”。三个月后,他说最坏的状况会在60天后结束。1930冬5月底,他预计经济会在秋季恢复正常,然而市场在6月全面崩溃,他却告诉为公共项目请愿的代表们:“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大萧条'已经结束了。”

——摘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叙事史》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摘编自《罗斯福选集》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令美国民众情绪“恐慌"的因素。胡佛认为1930年5月底“'大萧条'已经结束了”是否符合事实?为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采取的主要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胡佛和罗斯福的言论产生不同效果的政策原因,并谈谈对你的启发。
2020-07-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