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映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而生存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二: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中两国改革背景的相似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和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闯”出新的发展道路的。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 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被当时的评论斥责为是“由莫斯科之手”签署的“带有苏联印章的红色新政”,是要以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的模样改造美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时评对于罗斯福新政所持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0-12-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动表

类型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9.1%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不足1%
个体经济71.8%7.1%


(2)材料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指出造成这种变动的直接原因。新中国在建国初在经济建设模式上深刻地受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结合史实说明后来是如何突破的。

材料三   罗斯福执政时期,美国国内针对罗斯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不绝于耳,工人阶级权益的扩大和高额的遗产税令富人们怨声载道。

——张久龙《读懂美国历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被指责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材料四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4)材料四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2019-06-0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行余量征集制,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量征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养,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俄当时实施了哪一经济政策?简要概括其实施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苏俄当时实施了哪一经济政策?产生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回答,从以上经济政策的实施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等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材料四: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的宏观调控和干预,这是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之一。这种宏观调控和干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传统资本主义历来崇尚“自由的市场经济”,主张由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调节一切,反对一切政府干预。1929—1933年大危机暴露了绝对市场经济的弊端,于是出现罗斯福“新政”。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已成为当今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行做法。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材料五:计划多还是市场多,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的哪些手段?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3)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与邓小平在发展经济中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什么?各自目的是什么?你能从中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