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立国之初,朝廷设立负责保护山泽、林木的最高机构——虞部,地方州县的林木资源则由通判或县丞兼理,由官府统一管理,不准个人承佃经营。宋太祖下诏,要求“汴河州县长吏,常以春首课民夹岸植榆柳,以固堤防”。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六月,诏“缘广济河并夹黄河县分,今佐栽种榆柳”。仁宗诏令:“委令、佐劝诱人栽植桑、枣、榆、柳,如栽种万数倍多,委提占司保明闻奏,各与升差使。”朝廷要求造林“列树以表道”河北等地“缘边官道左右及时植榆柳”,数年后,“太常博士范应言‘诸路多阙系官材木,望令马递铺卒夹官道植榆柳……五七年可致茂盛,供用之外,炎暑之月亦足荫及路人’”。北宋帝王禁止砍伐河东、忻州、代州等北疆的林木,并令植树造林,以屏敌骑。人们还注意到虫害对林木资源的破坏,探索以生物防治的办法来保护之。

——摘编自张全明《论宋代的生物资源保护及其特点》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了社会动荡、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学理论兴起并迅速发展……1933年3月,罗斯福签署《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组建了民间资源保护队。1933~1942年,民间资源保护队先后征募了约300万城市失业青年植树约20亿株,超过200万英亩。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后,将植树造林和防治水土流失作为该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到20世纪40年代,通过合作项目植树超过1.5亿棵,其中多数树木用于控制土壤侵蚀。治理后的田纳西河全程通航,并在“美国雨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建成一种近于完美的雨水控制体系”。

——摘编自王向红、邢小鹏《美国资源与环墙保护运动的第二个高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保护林木资源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保护林木资源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