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柯立芝总统时期,政府给大企业较为松的发展环境,1922年起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复兴管理局和公共工程局。制订行业法规;里根总统执政后,大规模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放松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促进了经济复苏。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柯立芝繁荣”表明国家干预效果明显
②罗斯福政府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里根政府放弃国家干预,实行市场经济
④经济政策随着时代调整服务于经济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5-17更新 | 35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3年,美国社会围绕联邦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一场争论。右图是当时的一幅漫画,图中城门上的字意为“美国宪法”;城墙上方的字意为“美国公民”;冲向城门的驴子(借用“特洛伊木马”的典故)身上的字意为“新政”“暴政”。该漫画的寓意是
A.批评新政企图突破美国宪法的限制B.反对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赞成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政策D.敦促政府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市场
2021-05-12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史学观点辨伪

1935年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指出:“罗斯福总统的复兴计划,多数是对胡佛总统计划的延续美国工商界认为它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如果政府停止干预,如果‘新政’,停止其拙劣的修补活动,那么,复兴的‘自然力量’将迅速恢复繁荣……”。当时的美国商会认为罗斯福总统企图将美国“苏维埃化”。前总统胡佛把新政称为“对整个自由精神的最让人目瞪口呆的侵犯”。

——摘编自刘绪贻《读罗斯福新政史札记之——对新政的评价》等


指出上述材料中的错误观点,结合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近百年来,围绕罗斯福新政的争议一直未平息。在探索“罗斯福新政”这一主题时,你认为应该如何辨析下面这些材料?

材料一 美国广受欢迎的大学经典历史教科书《美国史》(四卷本),从新航路开辟一直叙述到21世纪。书中:“国家复兴总署(NRA)实行最低工资、规定产品最低价格等缓和劳资关系的调整措施,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了作用……工资和价格下降趋势已经减弱。但当经济复兴开始,企业主就对NRA法规表现出日益增长的敌意。价格垄断剥夺了小制造商竞争的机会,限制工业产量也阻碍了资本投资。1935年,最高法院以NRA不合宪法而将其取消,很少人为此感到哀痛。……然而NRA的实验留下了永久的印记,例如规定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以及取消童工等。NRA对集体谈判的认可刺激了工会的发展。”

材料二 1937年2月美国艾奥瓦州马歇尔镇年仅20的一名女工在给一名劳工观察员的信中:“我们在一家羊毛原料厂工作,处理被人丢弃的破旧衣服。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小时,四周都是污垢和灰尘。回到家后又累又难受,满身肮脏,感觉恶心。我们整天工作,但工资很低,平均工资只有16美元。我们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不必依赖他人的施舍。国家复兴署是什么?所有这一切又是什么?我们整天处理沾满病菌的破旧衣服。肺结核在不卫生的条件下蔓延,我们就是大萧条的奴隶!……我祈祷你能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这是绝望中的希望。……请给我们一份新的工作吧,”

材料三 《重建美国人的梦想》出版于1979年,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该书作者认为“美国人的梦想”,是指“纯粹自由放任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书中批评罗斯福及其新政:“他在协助摧毁美国人的梦想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这一步是靠通过执行政治上对他有利的‘敲富人竹杠’的税收政策来完成的。此项政策产生了如今在我们社会内如此普遍的‘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以及经济上起破坏作用的从摇篮到坟墓一辈子有社会保险的思想。”


2020-05-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孙中山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1924年1月,孙中山曾说:“(俄国)最初之共产主义,亦由六年间之经验渐与民生主义相暗合。可见俄之革命,事实上实是三民主义。”过了一个多月,他又说:“俄国政府两年前实行的政策,其原则与方针与我政府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俄国政府的现行政策——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点与应在中国实行的我的《建国方略》如出一辙……这个政策在两国实施的情况迥异,但是它们的政策基本上是相同的。”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调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这是一种充满辩证思想的远见卓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

——摘编自杨天石《师其意不用其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二题》


(1)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结合所学,简析他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
(2)孙中山主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互相为用”。结合所学,各举一例对其观点进行论述。
16-17高一下·北京·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一方面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给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另一方面制订了一个大规模的公共工程计划来吸收无职业者。这些措施的影响包括
①刺激了生产和消费
②抑制了通货膨胀
③稳定了社会秩序
④防止了股票投机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可以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借鉴的经验有
①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②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③金融货币制度化体系化
④通过立法维护劳工权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他(罗斯福)的一些措施,已经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作的着重点,它给了资本主义以新的活力,并且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联邦的权力,这种趋向已经证明是不可逆转的”。该论述说明当时美国
A.创新了国家管理体制
B.联邦政府权力达到历史高峰
C.国家干预理论得到普遍认可
D.改变了权力制衡原则
10 . 以下史实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繁荣,建立了大量商业公司,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荷兰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的中心
B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和《社会保障法》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彻底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1953年苏联全部农用动力中,机械动力所占比重已达91.7%,畜力所占比重已降至8.3%赫鲁晓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动摇

A.A
B.B
C.C
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