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不包括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B.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C.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2021-01-2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改革与创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于上述认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

(2)罗斯福所说的深重的灾难指的是什么?指出他“采取的措施”对美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3)指出在上述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并结合现实和所学说明其作用。
2021-01-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胡佛)顽固地拒绝支持联邦直接救济法案。他坚决反对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政府救济,认为联邦政府给的钱会使受救济者精神颓废,而志愿机构连同地方和州政府的救济则不会这样。面对危机,胡佛选择到十九世纪去寻求治病良方,并且认为只要恢复二十年代的企业机制就够了。

——姚莉《胡佛的悲剧命运与1929—1933年大萧条》

材料二   三年多以前,我们为救济进行了拨款,虽然一开始就认识到这种做法并非完美无缺,……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一点什么,这里所说付出一点什么,指的就是老老实实的工作,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

——罗斯福《罗斯福选集》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胡佛和罗斯福在社会救济方面的异同。

(2)以上四个片段都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真实场景,请任选一个片段,说明其体现的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及作用。
2020-10-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
A.规令银行暂时休业进行整顿B.发展经济鼓励消费
C.通过劳资谈判缓解社会矛盾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历届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内政的演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华盛顿总统理解的政府职责主要是什么?这一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美国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材料二


我相信在普通法和宪法中各州构成的联邦是永恒存在的。在所有国家政府的基本法中如果没有明确指出这种永恒性,那也暗含着这一点。可以断定,没有一个合法政府为它的基本法规定了终结的期限。不断地执行我们国家宪法明文规定的条款,联邦将会永远存续,这不可能终结,除非是超越宪法本身的某些行为。……最高执政官所拥有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他们从未指定他去确立分裂各州的条款。如果他们要做抉择,他们能够自己去这样做,但与执政官没有什么干系。他的职责是管理他执掌的政府,把政府毫无损害地传递到他的继任者。……在你们的手里,我的同胞,不是在我的手里,握有内战的抉择权。政府不会袭扰你们。你们不会受到攻击,除非你们自己挑衅。你们没有向天发誓去毁坏政府,而我要做一个最严肃的承诺,要去“维持、保卫和支撑它。”

——摘自《1861年3月4日林肯就职演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林肯1861年发表就职演说的历史背景。回答林肯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后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


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我相信,在目前危急时刻,大家会再次给予同样的支持。……

我们最大、最基本的任务是让人民投入工作。只要我信行之以智慧和勇气,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这可以部分由政府直接征募完成,就象对待临战的紧要关头一样,但同时,在有了人手的情况下,我们还急需能刺激并重组巨大自然资源的工程。

——摘自《1933年罗斯福首任就职演说》


(3)从材料三中提炼出的信息是什么?罗斯福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2020-09-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其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B.转向计划经济
C.加大市场调节D.国家干预经济
2020-08-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改革、创新与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雇用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

材料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事记

年代主要内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对内改革的重大决策。
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1983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2020-08-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29 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为摆脱经济危机实行一系列新政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B.转向计划经济
C.加大市场调节D.国家干预经济
9 . 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罗斯福通过向国会提出特别咨文、写信等方式,把过去破例向国会提出立法草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经常性的行政活动,扩大了总统的立法职能。为了创办和管理新建的大量国家事业或公共工程,罗斯福增设许多新的独立机构和附属机构,从而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从前属于州权范围的,如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工业管制、劳资关系等权力,均受到总统和联邦政府的干预。

材料二   1933年,一位共和党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罗斯福)已使希特勒、斯大林、墨索里尼和土耳其的凯末尔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

材料三   1950年,美国学者施瓦辛格在《罗斯福时代》中写道: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力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的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2)分别概括材料二、材料三中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
2020-07-0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史学观点辨伪

1935年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指出:“罗斯福总统的复兴计划,多数是对胡佛总统计划的延续美国工商界认为它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如果政府停止干预,如果‘新政’,停止其拙劣的修补活动,那么,复兴的‘自然力量’将迅速恢复繁荣……”。当时的美国商会认为罗斯福总统企图将美国“苏维埃化”。前总统胡佛把新政称为“对整个自由精神的最让人目瞪口呆的侵犯”。

——摘编自刘绪贻《读罗斯福新政史札记之——对新政的评价》等


指出上述材料中的错误观点,结合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