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刺激了国内的生产,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据此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导致大萧条的重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力滞后于社会需求D.世界各国的恶性竞争
2021-03-10更新 | 657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比法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一个对比学习表格。

时间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20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
20世纪30年代开展计划经济建设罗斯福新政
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模式凯思斯主义盛行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建立福利国家
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继续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纷纷建立混合型经济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减少福利政策
根据表格的内容,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幅漫画《这只蓝鹰如此翻飞?》。该漫画表明罗斯福新政
A.遭到反对与不满B.遏制法西斯势力
C.开创经济新模式D.消除了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国家工业复兴法》是由联邦政府提出企业与政府合作,依靠工业的自治和自律来复兴工业的一次实验。1935年,最高法院在审理"谢氏兄弟家禽公司诉合众国"案中,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根据其制定的各项行业法规立即被废除。《国家工业复兴法》被废除反映了
A.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B.企业与政府合作出现裂痕
C.美国即将走出经济危机D.自由主义观念仍影响深刻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5 . 表1罗斯福炉边谈话(节选)
时间 谈话名称 主要内容
1933年 谈银行危机 竭制经济衰退、挽救金融系统
1934年 对国会所取得成就的回顾 从国会获取干涉市场的权力
1935年 谈工程救济计划 遏制“二次衰退”、“以工代赈”
1938年 论经济形势 加大政府支出,促进就业、工资、购买力的提升
1942年 谈通货膨胀和战争进程 干涉反法西斯战争、发起认购战时公债运动、平衡物价

表1可以说明当时美国(  )
A.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逐步形成B.新政理念已被各阶层广泛接受
C.摆脱危机赢得战争是当务之急D.总统权力扩大破坏了三权分立
2021-01-20更新 | 3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19-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6 . 1882年,洛克菲勒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创办美孚石油公司。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依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判决美孚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美孚石油公司被拆散,反映了
A.科学化管理受到重视B.自由竞争原则被放弃
C.政府机构职能的变化D.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7 . “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某学生拟写一篇题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的小论文,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材料一   “大萧条期间约有200-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在布鲁克林区的‘血汗工厂’里,15岁左右的童工每周只挣二元七角八分;公立学校的小学生有20%营养不良”。

——整理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二   一组大萧条时期的儿童照片

领救济食品的儿童美国孩子的圣诞晚餐

材料三   美国儿童局是世界上第一个办理儿童事务的政府机构.1929年儿童局被削减了用于研究的活动经费.1929年,国会取消旨在保护母亲和儿童权益的谢泼德·托纳法案。

——整理自《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


(1)上述材料对于研究主题具有怎样的价值?

材料四

时间措施
1935美国实施了面向孤儿、单亲家庭和失能父母家庭儿童的“家庭援助计划”,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联邦政府承担总支出的50%—79.6%
1935《社会保障法》获得通过.与儿童福利相关的,包括未独立儿童补助、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残疾儿童服务、一般儿童服务等项目
1935全国青年署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半工半读机会,中学生每月可挣57美元,年满17岁者可参加政府建立的自然资源保护队,每月可得30美元
1938国会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18岁以下童工不能从事41项危险职业;法律将大多数农业部门的雇佣儿童排除在外

——整理自《新政时期的美国儿童局》


(2)根据材料四,概括新政时期美国儿童福利政策改革的特点

材料五

时间法案内容
1961《特别未成年儿童援助法案》将援助儿童的范围由孤儿、单亲扩大到父母双方一方失业的儿童
1963《社会保障法修正案》进一步加强对困难家庭儿童的援助计划
1974《儿童虐待预防及处理法案》将遭受家庭虐待与忽视的儿童纳入政府保护体系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了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突破了亚当.斯密以来的自由主义传统,标志着资本主义脱离了19世纪以来古典自由主义,进入现代自由主义时代,从而完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型。据此推断
A.“重大转型”是指美国建立起了计划体制
B.“伤筋动骨”说明根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重大转型”标志着美国政府职能转变
D.现代自由主义时代就是计划经济时代
2020-12-17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5年后,罗斯福愈加强硬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联邦政府控制的复兴计划,推动实施了许多越过州政府而直接作用于各州公民的改革政策。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A.进入缓解危机的关键阶段B.动摇自由企业制度的基础
C.导致美国联邦制出现危机D.凸显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10 .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使“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是在一定限度内进行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④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