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二战后的一幅漫画,主题是:法国超级懒虫的“幸福”生活。据此判断,该漫画反映的状况(     
A.体现了福利国家的优势B.解决了经济大危机困扰
C.影响了社会可持续发展D.凸显了西欧联合的弊端
2024-03-31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2 . 1948年,英国的工党政府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所有家庭都享受津贴,病人不必向医生付钱即可得到治疗,贫困群体的生活因而大为改善,因肺炎、白喉和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也大大下降。工党的政策(     
A.促进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B.反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C.使工人阶级实现当家作主D.利于摆脱经济“滞胀”现象
3 . 下表是1960-1980年欧美部分国家公共福利支出(包括现金支出和健康保险)占GDP的比重情况(%)。由此可知,这些国家(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瑞典

10.8

16.7

25.9

德国

18.1

19.5

25.7

英国

10.2

13.2

16.4

美国

7.3

10.4

15.0

A.政府社会保障不断加强B.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社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D.人民斗争取得显著成果
2023-09-2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4 . 二战后,瑞典政府积极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社会效果显著,被称之为“福利国家的窗”。(从20世纪70年代起,政府公共支出引发财政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失业率上升,这些问题被称作“瑞典病”,久治难愈。这表明(     
A.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不断变革B.社会效率与公平难以平衡
C.国家干预不能缓和社会矛盾D.福利国家必然出现“滞胀”
2023-04-02更新 | 78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开始向近代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赈济制度已经衰落,传统的家庭救济模式也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立法工作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已经略见成效,例如1915年仿照欧美《济贫法》制定的《游民习艺所章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福利立法,则以1943年《社会救济法》为其典型,将社会上极度贫困的弱势群体与受灾民众作为优先照顾的对象。由于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福利立法产生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聂鑫《近代中国社会立法与福利国家的建构》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劳动保险法规,至1957年,“初步建成了以国家责任为主体,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方方面面的福利制度”。改革开放后,以城乡统筹为特征的社会福利制度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社会福利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全覆盖,努力实现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保障。

——摘编自胡晓义《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
2023-03-05更新 | 1014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2010年,法国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在国民议会上获得通过,改革法案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将退休的最低年龄从60岁调整到62岁;将可领取全部养老金的退休年龄由原来的65岁调整到67岁。此举旨在(     
A.提高国民工作热情B.加强对公民的控制
C.减轻国家财政负担D.削减公民福利种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方补偿主义认为,国家对竞争失利者和优势者进行的补偿与调节必须同步进行。因为无论是成功的群体还是个人,其成功都不仅仅是自身因素,更重要的是社会力量的作用,也消耗了更多社会资源。为此,英国政府对不同收入阶层实行差别税收。下表为2007年—2009年收入所得税表:(单位:英镑)上述理论与实践(     
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
起征税率10%0—22300—23200—2440
基本税率20%2231—346000—348000—37400
起征税率40%34600以上34800以上37400以上
A.缘于西方社会阶级矛盾激化B.目的在于消除贫富之间差距
C.可为社会福利制度提供辩护D.强化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1942年11月《贝弗里奇报告》里的一幅时政漫画。该报告较全面地总结了英国战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了已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成就和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战后新型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一整套方案。这表明“福利国家”政策(     

啤酒杯上写着:“社会福利”。士兵说:“这通向一个美丽新世界。”
A.旨在保障军人权益B.已经成为世界共识
C.适应了时代的需求D.扭转了战争的态势
9 . 1943年,贝弗里奇规划了二战后英国社会乃至整个欧洲国家的蓝图,建议将基本社会保障、国民健康计划和家庭津贴的覆盖范围扩大,实施全面的社会保障。1944年法国颁布了《全国抵抗委员会纲领》,主张集中供应保障民众所需,也强调了福利制度的地位。这些主张(     
A.促进了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完善B.体现战后欧洲国家的调控道路
C.遵循“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原则D.源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需要
2023-01-23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四校2023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部回忆录记载:“在(之前的)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加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一变化最可能发生在(     
A.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欧国家B.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美国
C.克林顿新经济时期的美国D.滞胀危机之后的西欧国家
2022-12-01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