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2019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人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   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

——岳麓版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II)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2019-04-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5月4日 《每日一题》 必修2-周末培优

2 . 住房保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为解决经济大危机困境,就住房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其中主要有:

(1)1933年6月13日,通过房主贷款法,授权建立房主贷款公司。1933年6月16日,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其中包括授权使用联邦资金解决低费用住房、清理贫民窟和生存房基地。

(2)1934年6月27日,通过了国民住宅法,建立住房管理署。

(3)1935年4月8日,根据紧急救济拨款法,为建设公共工程的工人提供价值4.5亿美元的住房建设费。

(4)1937年7月22日,国会通过班克-黑德-琼斯租佃农民法,又称租赁人法,授权农业部为佃农、劳工及分成制农民提供为期40年的年息3%的购房贷款。

——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材料二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

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政期间“住房福利保障”方面政策调整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指出它们“政府的财政支持”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推行住房保障政策的历史作用。

2017-11-11更新 | 122次组卷 | 7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百日冲刺系列(艺体生)必修二 经济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3 . 近现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社会保障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条件。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2018-09-15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10月21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每周一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约翰逊总统在一所大学中关于“伟大社会”的演说(1964年5月22日)“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召唤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永不衰竭的工业,为的是给所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富足的制度……下半个世纪的挑战就是我们是否有智慧利用那种财富去丰富和提高我国的国民生活,以及促进美国文明的素质……在你们这个时代里,我们不仅有机会走向富裕的社会和强大的社会,而且能通向伟大的社会。”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1942年12月,委员会发表一份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这份报告为战后建立“新英国”勾勒了蓝图,是建设“福利国家”的指路标。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英国人“不分阶级不分贫富”,都有权享受社会福利制度的保护,“从摇篮到坟墓”……1945年工党执政后,就开始履行它的诺言。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美国为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其经济理论根源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战后英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018-01-01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6天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每日一题·2018快乐暑假》高二历史
5 . 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邱肆贸易者,罢(取缔)之。(《唐会要》卷86)
材料三
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吗“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1.材料一蕴含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吏治存在什么问题,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三对新政的认识,指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
3.依托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你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2016-11-18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产品,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和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就要对农副产品实行贸易垄断即统购派购的制度。为了确保在低价统购派购的条件下农民仍然能把资源投入到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农产品生产中,就要求作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使国家能够以行政力量直接控制农业的生产。按照这种逻辑,实行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之后,(1953年)农业集体化运动随之开始并不断加速……

——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材料三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据根材料二,说明国家对农业进行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主要指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你对福利制度改革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煤的消耗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工业城市煤烟滚滚,烟雾弥漫。大批工人进入工厂工作,很多棉纺织厂内混合着令人窒息的热蒸汽和煤气毒臭,还有大量飞絮尘埃。为了取得高额利润,精于算计的资本家开始违背道德的约束,排斥男工,大量雇用女工和童工,支付较低的工资。一般工人的住房条件更差,又污秽又缺少家具。这一时期欧洲各城市出现了资产阶级居住区和工人居住区的区别,简称为“豪华的西区和贫困的东区”。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等

材料二从19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

——摘编白李琼《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的欧洲出现了那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2018-01-22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百日冲刺系列(艺体生)必修二 经济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