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当代西方“福利国家”政策分析》:“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对减少社会不公,抑制两极分化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消解阀”作用,它增加了消费,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就业,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等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可见“福利国家”政策避免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维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
B.推动了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
C.缩小了贫富间的差距
D.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2 . 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跃升为14.4%。材料反映英国的社会福利
A.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B.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扩大了社会消费
3 . 二战后,西方国家企图修补资本主义,其做法,一是国家加大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力图补救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二是扩大福利国家规模,国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建立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做法
A.逐渐摆脱“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促成了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使美、欧等国走出“滞胀”状态
D.可以避免政府债务危机问题的出现
2019-04-2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史试题
4 .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
(1)这次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2)罗斯福新政首先从哪一行业入手整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3)面对危机,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体现了哪一经济理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迎来了什么样的新时期?
(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哪些新变化?
2019-04-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2019-04-09更新 | 1765次组卷 | 47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90年代,英国曾实行“青年新政”:年龄在18—24岁,处于失业状态并申领求职者津贴连续6个月者,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这项政策主要针对
A.“福利国家”制度弊端
B.国家干预的减少
C.经济发展中的虚假繁荣
D.信息技术的扩展
7 .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措施中,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是
A.发行国际货币基金
B.组建世界银行体系
C.实施区域合作战略制度
D.建立“社会福利”
8 . 2018年11月法国巴黎爆发“黄马甲”运动,是50年来巴黎最大的规模社会动荡。导致该运动的深层原因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意在解决经济增长迟滞、社会高福利难以为继等问题,这些改革措施触动了一些阶层的利益,导致民众不满增加。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欧洲社会就业岗位急剧减少
B.福利政策与社会安定紧密相关
C.“新经济”发展模式已失效
D.欧盟国家经济出现了全面衰退
9 . 有学者指出: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弊端主要有
①福利开支过大,政府不堪重负
②影响经济增速,新的矛盾产生
③挫伤工作心态,无业游民增加
④政府减少干预,资源配置混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 关注社会问题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视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里昂就陷入一种骇人听闻的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使我非常悲痛,深感世道不公。看他们徒劳地与贫困搏斗,心灵与肉体一起断送于贫困之中,这该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啊!身为一名工人,他不知道为什么要低下头听人摆布,他甚至连遮体的破衣烂裳都没有,却用自己的双手制出名贵的织品,织成华丽的衣料,供娇生惯养的富人穿着无所事事。连从未见到母亲嘴角上挂过笑容的孩子们也要俯身在织机上操作,用浑浊的目光注视着他们手指下现出供达官贵人的仔崽们玩赏的阿拉伯式图案或花纹!

——摘编自李斯特1837年访问里昂时写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李斯特所描绘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对材料所述现象进行了抨击与揭露的思想与文学艺术流派。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西方国家为缓解材料中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实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