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①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②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③“中间阶层”的人数减少                      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较差,工人运动日益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见识的资本家认为要获得长远利益,就有必要适当改善工人的待遇。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统治者认为,要阻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工人的对抗情绪,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1863年以后,德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到20世纪初基本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摘编自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制度,20世纪五十年代,西欧国家公共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30%,七十年代增加到40%,有些国家甚至占三分之二以上。法国医院的预算取决于当年病床的利用率,医院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期,致使保健费用每年递增15%~20%。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规定不明确,也助长了少数人的依赖思想。自七十年代以来,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陷于重重困难。

—摘编自杨祖功、曾宪树《论西欧的“福利国家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局限性。
2022-04-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已迈入现代的那些国家,军事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高达25%,而社会开支占总支出的比重不足5%(或者说不足GDP1%);可到了20世纪中期,主要发达国家的公共开支已平均占GDP40%,总支出中超过一半用于福利项目,军事开支的地位下降到跟19世纪后期福利开支差不多的地位(即总支出的5%左右)。

——刘守刚:《西方财政思想史十六讲》

材料二   福利国家的浪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福利国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影响到了经济的效率,自上世纪70年代财政困难后,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政府开始寻求压缩政府调控空间,开始改革并逐渐削减福利的规模,引入市场因素。法国等国家也削减了国家经济的比重,福利国家的时代才告一段落。不过,在北欧,福利国家的特质依然十分明显。

——何勤华主编:《法律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发达国家公共支出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社会福利投入的因素。
4 . 1969年丁伯根因为提出蛛网理论,主张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政策调节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86年,布坎南因为提出公共选择理论,主张约束政府的权利,不应把增加社会福利与平等的权利随意交给政府,而应该由公民掌握最终决策权而获奖。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方
A.公民运动的影响广泛深入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福利国家的弊端日益显现D.社会不平等现象更加突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是一幅题为“欧洲福利制度光环褪色”的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高福利”
A.易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B.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因
C.加大了贫富分化放程度D.仍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
2021-01-15更新 | 554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