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82年,英国一个年收入150英镑的穷人,加上社会福利所得之后,全年收入共为3220英镑,而一个年收入为12390英镑的高收入者,在减除税收后,实际收入为12260英镑。由此可知,英国(       
A.社会结构发生改变B.提高政府公共开支
C.运行机制做出调整D.谋求实现社会公平
2023-05-04更新 | 5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关于日本国内行政自由和民主化的法令,给日本带来了五大变化:解放女性,鼓励组建工会,学校教育的自由化,废除旨在使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的机构,以及经济结构的民主化。日本政府的这五大变化顺应了日本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且即便是任其自然发展,日本也会走上这一进程。……找到一条新的路径,将我们自己从追随他人的状态下解脱出来,并发展出一种能被所有人共享的文化独立性,这乃是进行日本这个国家重建的先决条件。……因此,教育和研究的目的就必须是在全国培养这种能力。

—摘自[日]长谷川如是闲《最后的日本》(1952年)

材料二 日本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但战后至70年代初,一直采取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在世界事务中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这种软弱的政治地位使日本在世界性事件冲击下极难适应。例如1971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已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举行了秘密会谈,而日本在9月仍鼓吹两个中国论。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使日本佐藤内阁十分被动,其反华政策陷入了孤立的绝境,成为赶不上公共汽车的亚洲孤儿。……日本从这些事件中清醒认识到,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国际格局中,继续追随美国,甘当政治侏儒已万难立足,因此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趋势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外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2023-04-12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在如图名为《和谐之桥》的漫画中,法国外长舒曼正在指挥起重机架设“煤钢计划”的桥梁,深壑对面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也在积极配合施工。在他们中间隔着深深的沟壑,沟壑壁上写着“猜疑”和“不信任”。这表明(     
A.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B.西欧是冷战前沿阵地
C.马歇尔计划初见成效D.西欧各国消除了贸易壁垒
2023-01-1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德国姗姗来迟,结果刚一亮相就令全世界大吃一惊。德意志从濒临亡国的绝境发展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强国,采取了种种的措施,这些措施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它高度地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国家振兴的基础。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就曾经说过:“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1990103日,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命运,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日。德国再次统一,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而与120年前相同的是,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来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德意志,它在哪里?也许,近两个世纪执着的寻找已经有了答案。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德国为例对“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这一观点加以解释。
2022-12-19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仿真模拟(九)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西方学者把美、英两国1979—1982年的经济转变称为"从社会主义者向资本主义者的转变”,因为这一时期的美英(     
A.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B.对华外交政策逐渐向好
C.大力削减社会福利开支D.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解体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政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材料三   1979年撒切尔夫人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进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副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以滞胀经济为特征的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职能,缩小工会组织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是如何实践凯恩斯主义理论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做了哪些改革。其有何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尖锐,西欧积极扩大对美商品出口,一举扭转对美贸易长期逆差地位。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与西欧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B.“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
C.欧元的启用加剧了欧美间的贸易战D.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
2022-06-14更新 | 3980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二战后初期,鉴于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相差几十年的现状,日本政府推行“技术吸收”战略。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在《经济白皮书》中指出:现在已不是“战后”,在恢复中求发展的时代结束了。今后的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使自己尽快适应世界技术和新形势下的环境。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的日本政府
A.重视创新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B.对二战后日本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满
C.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D.科技创新战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
2022-06-0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把16家国有企业以不同的形式私有化,这实际上是(  )
A.凯恩斯主义的体现B.“多市场、少政府”政策的体现
C.政府不再过问经济的体现D.对工党经济政策的彻底否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20世纪30年代,家有汽车对于西欧的工人或者教师来说只是梦想。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轿车对于西欧普通家庭已经十分正常,再也不是财富的象征,此外,还有更多的家庭有了自己的电视机,更有许多人假日的时候全家一起驱车出外野营。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西欧
A.工业生产能力领先全球B.政府政策调整助推社会生活变化
C.民众社会地位日益平等D.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2022-05-26更新 | 695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