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漫画《长大》主要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B.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初现
C.美日对欧洲经济的扶植D.世界金融秩序制度化滥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包括削减福利开支等措施的改革。她的这一改革
A.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形势B.有利于英国走出“滞胀局面”
C.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有利于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学者统计,19世纪中期以来英法两国实际工资增长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英法两国
1850-1900年英法两国实际工资的增长(1900年=100)
1850年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
英国5764708190100
法国59.7636974.589.5100

A.贫富差距逐渐消除B.工人福利待遇得到保障
C.第三产业迅速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21-02-14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A.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速高于苏联B.“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经济下滑
C.“冷战”导致了美苏经济此消彼长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2020-12-19更新 | 331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果说二战以前西方国家还普遍实行“小政府。大市场”的制度.那么二战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则是“大政府,大市场”的制度。这一变化表明二战后西方国家
A.政府机构日益臃肿B.弱化市场调节作用C.市场规模发展停滞D.重视加强政府干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50年以后的20年里,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持续的高增长率使经济定期波动的特点大为改观。西欧在1952年和1958年出现两次衰退,但每次衰退的程度都很轻,衰退后都继之以更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
A.“自由放任”政策推行B.“福利国家”的规模缩小
C.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新经济”增长模式出现
2020-10-05更新 | 4671次组卷 | 43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后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演变

时间摩擦概况
初发时期(50年代中期—60年代)
50年代初,随着战后经济恢复,日本纺织产业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日本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对美出口不断扩大。1955年日美之间在首次爆发纺织品贸易纠纷,拉开日美贸易摩擦序幕,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日美贸易摩擦主要围绕轻工业品、杂货品等其中,围绕纺织品的摩擦最为激烈。在美国压力下,日本对美织品出口实行自愿限制。
频发时期(70年代—80年代)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产业构从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日关贸易格的领域亦从钢铁、家电、汽车半导体等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以及投资、商业惯例等方面。贸易战的结果,从日本自愿限制出口(钢铁、家电)到不得不接受扩大进口、取消国内关税(如汽车)开放国内市场(如电信)等条件。

——摘自《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50到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
农业195012.223.2
19902.85.1
工业195034.742.2
199025.840.5
服务业195048.932.4
199071.454.4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工业劳动者年末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公有制职工数量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合计
19525333603531246
1956105183161375
1978425637505009
1979443768975340
19804674109165600
198452333810346338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和联邦德国相比较,中国工业就业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有何不同。并分析从1952—1984年我国工业劳动者人数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意味着
A.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经济衰落逐渐落后于德日
C.美元不再被国际经济体系认可
D.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英国传统福利制度下,中央政府统一规定福利保障的覆盖范围、水平及项目。20世纪90年代,布莱尔政府强调福利既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强调个人自我保障,建设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的责任机制。据此可知,布莱尔政府
A.极大提高了民众的福利待遇B.使社会保障实施形式多元化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清除了福利国家存在的弊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