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十月革命后,俄国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使苏联重回军事共产主义体制,快速实现了工业化,适应了二战的需要,战后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向社会主义阵营扩展,愈发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现代化模式不应忽视国情的差别B.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在苏联势在必行
C.斯大林模式不利于国家军事动员D.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引导的必要性
2 . 苏联工业化对农村提出以下要求:防止农村两极分化;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和积累,积累的方式不是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而是以国家垄断形成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让农民缴纳额外税;实行国家计划严格控制下的卖方市场。据此可推知,斯大林体制
A.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佳途径B.在农村保持某种程度的自然经济状态
C.排斥市场并且禁止商品交换D.借鉴了西方工业化资本积累的模式
3 . 下表是苏俄(联)在1913年至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曲线。据此可以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B.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C.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恢复发展国民经济D.斯大林模式发挥出计划经济的强大优势
4 . 美国人哈默在1921年到苏俄开始从事贸易和矿物开发,从1921年2月到1922年5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列宁亲笔写给有关人员支持哈默的指示、信件、便条就有20余件。列宁此举意在
A.加快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进程
B.鼓励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推动苏俄对外贸易走向繁荣
D.扭转苏俄经济上的被动局面
2021-05-26更新 | 442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