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世纪以来,各国经济体制在不断创新与调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在全球化不断增强的趋势下,人类终将要共同面向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4年3月2日,苏共中央委员会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增加全国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的决议》。从该决议开始,苏联国家在赫鲁晓夫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开垦土地运动。在1954—1958年间,苏联共计开垦土地4000万公顷……1956年获得丰收。……但是好景不长,新开垦的土地出现了问题。由于垦荒区地处边陲,人烟稀少,无法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不能使人们长期定居,而且开垦需要长期的人力、财力、物力。开垦荒地也破坏了当地原来的生态环境,风沙侵蚀日益严重,所以这种垦荒运动所获得的成果很难继续真正巩固下去。

——人教社历史必修2《历史材料与解析》


(1)阅读材料,说说你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经济改革中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这项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987年,一位领导人为希望集团刘永好四兄弟的企业题词:“中国的经济振兴寄希望于社会主义企业家。”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凡是非公有制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市场发育就越快,市场机制就越活,综合实力就越强,老百姓日子就越好过,经济体制就越成熟,社会就越稳定。……多种所有制结构,有助于各类市场主体的强点和弱点互补,并使各自的强点强化,弱点弱化,使社会主义经济得以更顺利地发展。

——《非公经济:从临渊履冰到理直气壮》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党的“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怎样的关系。并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3)结合所学,简述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意义?面对当今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依据亚太经合组织会标所蕴含的信息,请说说亚太地区应怎样共同面对未来。
2 .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项目1976~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0年
社会总产值4.23.31.8
国民收入4.33.21.3
社会劳动生产率3.23.11.6

A.20世纪7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快于美国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领域
C.苏联的国民收入一直高于社会总产值D.20世纪后期苏联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
2020-04-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是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世纪,也是互相学习借鉴的世纪。

材料一   美国1925~1945年失业率示意图



(1)写出与材料一所示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变化相关的重大事件,并指出其实质。

材料二   1913至1937年苏联主要工业指标的排名

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电力15107432
555433

(2)依据材料二,说明1928至1937年苏联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概括取得此成就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二战后苏联工业改革的措施摘录

领导人措施
赫鲁晓夫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
勃列日涅夫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管理
戈尔巴乔夫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3)依据材料三,归纳苏联改革的思路或脉络。

材料四   20世纪50和9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曾先后借鉴苏联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1992年,邓小平同志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4)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后期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述以上三国的改革之路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0-07-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政策·需求·发展

材料一   表2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年份中国美国苏联日本
19506187852733484
1955285106174527941
196512231192691024116
19752390105821413410231
19803712100801480011141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注意:仿照已给答题示例(答题纸所载表格中),作答

材料二   我国钢产量1986年达到5205万吨,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当年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2008年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河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特大型钢铁集团。2012年河钢集团跻身世界500强第269位,以钢铁为主业,横跨钢铁、装备制造、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四大板块,拥有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拥有8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0多个钢材品种替代进口,在册员工14万余人。2018年,中国钢产量为92800万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日本11043万吨,美国为8670万吨)。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8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业的成就,及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2019-08-20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苏联和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对比图。该图能够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美苏两国的力量消长影响着国际关系
②朝鲜战争导致美国七十年代经济下滑
③苏联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④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超过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