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73年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1983年、1984年和1985年,苏联食品和食品原料的进口额分别占进口总额的20.5%、22.5%和21.2%。据此可推知,当时的苏联
A.国民经济畸形的状况日益加剧B.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C.成为国际粮食市场最大购买国D.农业改革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2 . 自1987年6月始,苏联先后通过了《苏联个体劳动法》《苏维埃合作社法》《租赁法》《苏联合作社法》《稳定国民经济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的统——方案》等法案,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这些举措
A.增强了物资供应B.加剧了经济恶化C.激活了市场活力D.缓解了社会矛盾
2021-12-14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3 . 观察下图。由图中苏联经济增长率两次高于世界可推知
A.赫鲁晓夫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苏联取得世界经济大国地位
C.苏联改革曾推动了经济发展D.苏联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支持
4 . 下表为苏联在1966-1982年的经济发展态势,据此可知
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年1982年
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7.85.74.33.22.6
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8.57.44.43.42.8
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3.92.51.8—24.0
A.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成效
B.为后来的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
C.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理念
D.表明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经济成就。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项目时间数量(单位:卢布)
工业利润总额1965225亿
1970560亿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961—19656.1%
1966—19707.7%
A.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突破了斯大林体制束缚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在短时期内实现工业化
2021-04-11更新 | 316次组卷 | 8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后,苏联共产党认为原有的体制已不需要改革,在经济体制方面就不用“改革”一词了,而改用“完善”一词,这种认识
A.表明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成功B.导致苏联经济改革陷入停滞
C.顺应了世界的科技革命潮流D.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传统
7 . 1965年苏联对利润分配进行了改革。改革前,企业利润上缴国家部分占71%,29%留归企业自己。改革后上缴国家预算的比重减少到60%左右,其余部分归企业。这一变化
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一定程度调动了企业积极性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针对材料所给的图片,提出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3-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当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进入以集成电路为中心、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发展的新阶段时,苏联仍将增加钢、生铁、金属切割机床等的产量、产值作为赶超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企业对革新的畏惧就像魔鬼怕见正神那样。”这反映了苏联
A.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缺乏竞争力
B.在管理体制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C.重工业比重大,经济发展不均衡
D.经济发展战略落伍于世界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