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苏联工业产值增长速度。表格效据变化反映出苏联
时间(年)工业产值增长率(%)
19638.1
19647.3
19658.7
19668.7
196210.0
19708.9

A.斯大林模式已基本废除
B.重视科技对经济的推动
C.工业领域改革效果明显
D.新体制的实践取得成功
2 . 下表据张建华主编的《世界现代史(1900—2000)》相关内容编制。表格中苏联经济增长率各项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项目“八五”计划期间(1966—1970)“九五”计划期间(1971—1975)“十五”计划期间(1976—1980)
国民收入7.7%5.7%3.7%
工业总产值8.5%7.4%4.4%
社会劳动生产率6.8%4.6%3.2%
工业劳动生产率5.7%6.0%3.2%
农业劳动生产率5.4%4.1%2.8%

A.新经济政策的废止
B.农庄自主权的扩大
C.经济体制改革停滞
D.斯大林体制的突破
2019-05-19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3 . 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情况一览表。下列四个选项是有人从表格数据中得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民经济逐年下降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最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D.与美国军备竞赛,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4 . 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情况一览表。下列四个选项是有人从表格数据中得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时间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
1966~19708%5%
1971~19757%4%
1976~19803%4%

A.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民经济逐年下降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最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D.与美国军备竞赛,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2014-04-02更新 | 7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反馈检测: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熙宁五年市易法正式颁行。“置市易务,……其诸司科配,州县官私烦扰,民被其害,悉罢之,并于市易计置。……其三司诸司库务年计物,若比在外科买省官私烦费,即亦一就收买。”“市易之法成,则货赂通而国用饶矣。”市易官吏“诱陷无赖子弟以隳(huī毁坏)产者有之,予民者高其物估,以巧取息者有之。”“遣吏坐列贩卖,与细民争利,下至菜果油面,使道路怨嗟,商旅不行,酒税亏损。”

——据《宋会要辑稿》《历代名臣奏议》等

材料二   1830年,中国产品占世界产量的份额(%)为29.8,而此时的英国为9.5,美国为2.4;到1860年,英国为19.9,中国为19.7,美国为7.2;到了1900年,这一数据变为美国占23.6,英国占18.5,中国占6.2

——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中苏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9564月毛泽东说: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
—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
19546月,废除自留地的义务交售制。
19586月,取消副业、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采购制。
1952年—1964年间,国家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
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等,1955年起,国家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
19541960年间,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50%以上,到60年代初,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据凤凰网《赫鲁晓夫改革:光荣与混乱并行》

(1)据材料一概括市易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法施行带来的影响。
(2)将材料二的文字信息整理成直观的图示(或表格),并拟定一个标题。概括分析影响这些信息的主要因素。
(3)指出材料三中“第二次结合”的含义,并列举符合该“结合”的政治史实(限于1956年)。
(4)据材料三,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对赫鲁晓夫改革进行解读。
2021-08-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历史表格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表(据百度百科等整理)

1913192819321937
工业生产总值5321
机器制造业4422
拖拉机422
联合收割机21
电力151073
石油2322
生铁5653
5653

材料二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
195382.51957105.0
195485.61958141.2
1955106.81959124.7
1956127.61960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1)指出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发展的突出特征,并结合国际国内背景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60年间苏联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2021-08-0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根据下列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总产量开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6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A.大大减少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C.推行开荒运动取得一定的成效D.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2021-08-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苏联1965—1982年工业年均增长表
年份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
工业总产值8.5%7.4%4.4%2.8%
农业总产值3.9%2.5%1.7%4.0%
根据表格可以推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苏联
A.国民经济发展停滞B.工农业产值差缩小
C.经济改革出现困境D.综合国力水平下降
9 . 对下列表格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
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
10.256.454.95

A.斯大林工业化导致经济逐渐萎缩B.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成效较为显著
C.勃列日涅夫执政致使经济陷入停滞D.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解决经济问题
10 . 下列是某国家经济增长情况(表格中数据为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时期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1983年
社会总产值6.57.46.34.23.3
国民收入6.57.85.74.32.6
工业总产值8.68.57.44.42.8
农业总产值2.23.92.51.74.0
基建投资5.47.36.73.72.0

A.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成效明显
B.石油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C.促使苏联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D.英国混合市场经济逐渐失去活力
2020-12-11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12月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